首富從1997開始!
李廠長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楊淩要主動和自己聊天。
李廠長想了一下,點點頭說道“那就請各位先出去一下,我、王領導就和楊兄弟聊一聊天。”
汪斌不知道楊淩到底在賣什麼藥,心中相當的不安,但是他沒有辦法,隻得離開了辦公室。
辦公室裡隻剩下李廠長和楊淩兩人。
李廠長看楊淩心中有一些泛嘀咕。
李廠長也算是鋼鐵行業的老江湖了,他見到過很多的技術人員和一線的工人。
大部分都比較木訥,無論是談吐還是舉止,特彆是在麵對領導的時候,都十分的緊張和生澀。
但是現在在他麵前的楊淩卻不是這個樣子。
楊淩舉止得體而且有一種強大的自信。
楊淩說道“李廠長,你認為我處理廢鋼的技術是否有實用價值?”
李廠長很肯定的點頭說道“這是肯定的,現在我們的廢鋼產生率還是比較高,這對資源也是極大的浪費。”
“咱們國家是資源大國,但不是資源強國。”
“不少優質的鐵礦石也隻能夠從澳大利亞或者是巴西進口,自身的鐵礦石雜質很多,如果要用咱們國家自己開采的鐵礦石進行煉鋼,對技術要求非常高,而且煉鋼的成本也非常高。”
“所以如何能夠提高鐵礦石的利用效率,這就是我們要麵對的問題。”
“你給出的煉鋼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廢舊鋼鐵的使用效率,還能夠提高鐵礦石的使用效率,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非常重要。”
李廠長也是實話實說,作為江州鋼廠的負責人,李廠長是很看重技術的。
楊淩開玩笑說道“那你算算覺得每個月給我5000塊錢,是不是太少了?”
“國家早就製定了相關的專利製度,目前咱們國家在廢舊鋼鐵的處理方麵專利是空白的。”
“我要是把這項技術拿去注冊專利,然後和那些一線城市的鋼廠合作,是不是要比和李廠長合作更要好一些?”
李廠長這一下才真的是高看楊淩一眼。
他沒有想到楊淩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工人,連相關的專利技術和鋼鐵行業的現狀都十分清楚。
這一下李廠長有一點著急了。
要是江州鋼廠首先拿到這樣的技術,李廠長肯定能夠在行業裡大放光芒,上麵的領導也會認為這件事是李廠長的功勞。
但如果楊淩將這個技術交給沿海城市或者是一線城市的那一些鋼廠,例如鞍鋼首都鋼鐵等等。
那江州鋼廠還有個屁的功勞?
李廠長笑了一聲,從包裡摸出一隻華子遞給楊淩。
楊淩擺擺手表示拒絕。
李廠長也隻有尷尬地笑了一聲。
李廠長還年輕,不過40來歲。
他的仕途目標可不僅僅是一個落後鋼廠的廠長。
在1997年,體製裡的人是混合使用的。
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國有企業,並不分什麼公務員和非公務員。
國有企業的老總調任到機關做一把手也大有人在。
李廠長也很清楚,無論是江城鋼廠也好還是江州鋼廠也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中,慢慢就會陷入頹勢。
最終要麼就是被私有化,要麼就是破產。
儘快跳出鋼廠才是李廠長的重要目的。
但是要是李廠長沒有辦法做出成績,也沒有辦法得到上級的認可,那又怎麼能夠跳出鋼廠呢?
這個技術他誌在必得。
李廠長詢問楊淩。
“那楊兄弟的建議是什麼?”
李廠長把楊淩同誌的稱呼轉化為楊兄弟,也是有意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
楊淩說道“江州鋼廠每年的產量大約在50萬噸,產生的廢鋼少說也有上千噸,該技術能夠為江州鋼鐵每年節約好幾十萬吧。”
李廠長想了想,覺得楊淩說得很有道理,如果能夠利用楊淩的技術改進江城鋼廠煉鋼的方式,每年節約的資金彆說多了,10多20萬是肯定有的。
如果再將這一些廢舊鋼鐵經過一些精細化的處理,或者是建設一處全市的廢舊鋼鐵處理係統,節約的資金還會更多。
如此算來,江州鋼廠給楊林每個月5000塊錢一年不過才六、七萬的工資,其實是低了一些。
李廠長征求楊淩的意見說道“楊兄弟,你看咱們雙方用什麼樣的方式合作比較好一些?”
楊林也是毫不客氣,對於李廠長說的“我有該技術的專項所有權,也能夠將相關技術的核心要點,毫無保留地交給江州鋼廠,但是我要20萬的知識產權買斷費。”
楊淩選擇的是拿20萬一次性的交出劣質廢鋼的核心技術,這20萬也會作為自己今後的創業資金。
楊淩之所以會這樣選擇,主要是三方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