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從1997開始!
在江城這樣一個小小的縣級城市,其實並沒有什麼高端的西餐館。
就一家到洋不洋的中西合並的西餐廳——綠牆西餐廳。
這家西餐廳位於江城縣的市中心位置。更像是西式快餐和正統西餐的結合物。
他仿照肯德基和麥當勞收買一些油炸的食品,也會有味道,不知道怎樣的牛排。
此外他還賣米飯,類似於後世蓋澆飯一類的西式米飯。
這樣的餐館要是放在二三十年之後,肯定是沒有任何的格調,並且連生意都沒有。
但是在1997年的降權,他還真的存活了下來。
畢竟以江城市民的收入,大家也吃不起正宗的西餐。
而且大家也沒有見識過什麼是真實的西餐,覺得炸雞塊什麼的就是西餐了。
楊淩一看到餐廳的菜譜就知道這家西餐不正宗,但是在這個時代在這樣的小縣城也就湊合了。
綠牆餐廳倒是吸引了江城很多的名流和有錢人。
不少條件較好的年輕人在這裡吃著炸雞塊和薯條,偶爾有幾個人點著牛排,還覺得十分的時髦。
蘇怡覺得菜價實在是太貴了。
一份雞塊就要5塊錢,薯條要三塊錢,漢堡要12塊錢,一份烤牛排要28塊。
蘇怡簡單的計算了一下,要是三個人簡單的吃一頓,沒有100多塊錢可能吃不下來。
蘇怡吞了吞口水,對楊淩說道:“我們回去吧……這家店實在是太貴了。”
楊建強也是眉頭緊皺。
這一個牛排的錢都夠他去炒菜館吃好幾份,炒豬肝和炒羊肉,喝一點小酒了。
楊建強忍不住說道:“這洋玩意兒有啥吃的?還不如去吃炒菜呢!”
楊淩本人其實也是對西餐無感。
粗糙的西餐怎麼能夠喝變化無窮的中餐相比?
今天他來隻是想滿足一下蘇怡小小的願望。
畢竟蘇怡有一次無意說這裡開了一家西餐館,她的好幾位高中同學都覺得好吃。
蘇怡雖然沒有明確的要求楊淩帶他過來嘗試一下。
但是這話楊淩一直記在心裡。
楊淩沒有征求蘇怡和楊建強的意見。
點了三份牛排一份水果沙拉,還有一些炸雞塊。
楊淩又叫來服務生,準備叫一瓶紅酒。
服務生一看楊淩的穿著,一看應該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而一瓶紅酒得要七八十塊錢,這人能消費得起?
服務生善意的提了一下價格。
楊淩說道“你直接去拿就好了。”
很快,菜品準備完畢。
紅酒也倒上了。
楊建強雖然在表麵上罵楊淩是敗家子,但是他看著一桌子的西式菜品,也是很好奇。
人嘛,都有一個虛榮心。
楊建強想著,今天在這裡吃了一次西餐,過幾天再朋友那裡也可以吹一下牛。
楊建強不會用刀叉,弄了半天都弄不好。
蘇怡也從來沒有用過刀叉,她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周圍吃飯的人,看一看能不能學一些技能。
見蘇怡如此可愛的樣子,楊淩有一些想笑。
此時走來了打扮還算時髦的幾個青年男女(97年比較時髦的是港風打扮)。
他們看著穿著簡陋的楊淩一家人,又看著楊建強和蘇怡不怎麼會用刀叉。
忍不住小生開始議論了。
“不會用刀叉跑到這裡來吃飯?”
“消費得起嗎?”
聽著這群女生的這番話,楊淩忍不住想笑。
綠牆西餐廳根本就不是什麼正統的西餐廳,不過就是個快餐店而已。
這幫人還吃出優越感了?
不過發生這種現象也是很正常的。
90年代末期的國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文化自信。
覺得西方特彆是美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國內的一切都是糟糕的。
大家以吃西餐為榮,以看美國電影和說英文為榮。
楊建強這麼大年紀了,還是有自尊心的。
這幾個人談論的聲音雖然小,但因為就在隔壁,所以也被楊建強和蘇怡所聽到了。
蘇怡相當的尷尬,渾身不自在。
原本拿起了刀叉又放下了。
楊建強也是坐在那裡,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手足也不知道怎麼放,反倒是弄得滿頭大汗。
楊淩笑了一聲。
他從來都認為,西餐也好中餐也罷,隻是一種食物而已。
食物就是吃進嘴裡的,嘗一嘗味道。
至於通過什麼方式吃,這是顧客自己的事。
他從來不認為是西餐就高人一等,更不認為會用刀叉就高人一等。
西方人之所以用刀叉而不會用筷子,那是因為他們茹毛飲血的日子比夏國人長得多。
刀是屠殺的工具,叉子是穿烤的工具。
因為很晚才進入農耕文明,所以才會用落後的餐具。
會用筷子,那才是文化自信。
楊淩站起來對服務生說道“去把自己排牛排給我們分成小塊,再給我拿三副碗筷過來。”
陳瀟這樣一喊,把整個餐廳的人都給喊愣了。
服務生也沒有想到居然有客人要碗筷。
餐廳中有不少人看著陳瀟這一桌,有嘲笑的,有不可思議的,還有議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