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的vcd品牌是從江州下屬的江城縣誕生的,陳光林個人還是感到比較興奮和開心的。
陳光林立刻拿出筆記本和筆,寫下了此時此刻自己內心的感情。
這一些東西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之後,肯定是要發表在明天早上的《江州日報頭條》。
為了更加詳細地知道vcd的相關性能。
陳光林還和楊淩進行了一番的攀談。
最後陳光林覺得自己的感覺是完全正確的。
淩天vcd在功能以及顯示效果上,果然要比愛多的一線品牌強一些。
當劉光林詢問楊淩這一些vcd的售價是。
楊淩也是如實告知。
1000多塊錢的售價,讓劉光林大吃一驚。
劉光林的家裡前段時間剛剛買了一台步步高的vcd。
總共發了劉光林接近3000塊錢。
沒有想到淩天vcd的外觀要比步步高時尚得多,而且看著功能也十分的豐富,居然隻賣1000多塊錢。
得到這個價格之後,劉光林相當的感歎,又有一些後悔。
他想著自己要是晚幾天購買vcd,那肯定會購買淩天科技的產品,而不是去買什麼步步高的vcd。
就在劉光林和楊淩攀談的時候,李廠長主動走了過來。
他知道這是一個十分好的機會。
李廠長對劉光林說道“劉記者,或許你還不知道吧,楊淩,可是咱們江州鋼廠的恩人!”
這一下劉光林感興趣了,趕緊問道“李廠長這句話又是怎麼說的呢?”
劉光林不知道為什麼一個銷售vcd的商人,怎麼會對江州鋼廠有恩。
李廠長這個時候才將楊淩通過自己的技術改良了廢舊鋼鐵生產,指導江州鋼廠回收廢舊鋼鐵,節約了鋼廠成本等等一係列的英雄事跡告訴了劉光林。
李廠長在介紹這楊淩的事跡,越來越多的記者聽完消息之後都圍了過來。
他們對楊淩的事跡也十分好奇。
當大家知道楊淩通過技術手段幫助了江州鋼廠提高了廢舊鋼鐵的利用率,為江州最大的國有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資金之後,心中更是覺得有故事可挖。
而且李廠長還說,楊淩婉拒了工廠的高薪邀請,反而是自主創業,開創了淩天科技,有自己的技術研發出了生產vcd的一套辦法,眾人的心中更是一片佩服之情。
楊淩的這個形象,完全是符合新時代有誌青年奮鬥不息的形象。
這種形象也代表著江州市一代年輕人不屈於命運,努力奮進的形象。
包括江州電視台、《江州日報》《江陽晚報》等多家江州本地或者是省上的媒體,都在瘋狂地挖掘著楊淩的新聞。
作為江州地方的官媒,江州電視台和江州日報的記者立刻將現場采訪到的相關情況向上級領導彙報。
《江州日報》的主編周懷仁,一下就捕捉到了這個事情的亮點。
周懷人立刻對劉光林說道:“去年剛好有一波下崗潮,今年也有不少的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破產,大量的工人失業找不到工作。”
“社會群體和家庭的壓力都非常大,在我們這個特殊的時期,就是需要楊淩這樣有勇氣敢於奮鬥的青年人!”
“你們采訪之後,趕緊回來,好好的深化這一篇報道,一定要把楊淩的事跡寫得鮮活起來,將他樹立為咱們江州年輕人的榜樣,讓更多的人向他學習!”
“特彆是淩天vcd,更是要全麵的報道!這種新聞是目前咱們江州最缺乏的!”
“咱們報社不是要購買一批vcd嗎?”
“咱們就買淩天科技的vcd!”
“楊淩的事跡我馬上就向領導專題彙報,我相信領導對這件事情也是相當的重視!”
周懷仁的判斷沒有一點錯。
目前,江州市的領導最看重的也是類似於楊淩這樣的報道。
因為從去年到今年,整個江州市破產了10多家國有企業,大量的工人下崗,找不到工作。
整個社會都處於一種十分壓抑的狀態。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年輕人,在這個社會轉型和聚變的大時期,
楊淩給江州鋼廠捐獻了30台vcd之後,本來打算離開了。
但是記者們紛紛把楊淩給攔住。
希望楊淩能夠更加深入的說一下他的人生經曆,讓他們的報道更加豐富和立體一點。
對此楊淩求之不得,但依舊十分謙虛的說道:“我就是個普通人,沒有什麼好報道的。”
話是這樣說,但是楊淩依舊和記者們坐在一起,從煉製廢鋼說起,一直到淩天科技的成立。
整整花了兩個半小時,楊淩才說完了自己不長不短的這幾年。
但是記者們都聽著豎起了耳朵,感到又是感歎,又有一些佩服。
特彆是楊淩在談到淩天科技所麵臨的困難和危機時,更是讓記者們感同身受。
一個年輕人能夠放棄自己的一切,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心中的夢想而奮鬥,還有什麼不讓人感動的呢?
楊淩最後說道:“大家都知道我是生長於江城鋼廠的家屬區,在那裡生活的人們,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
“我院子裡麵的一個老奶奶,為了讓孫子放寒假回來,能夠用vcd看動畫片,所以在百貨商城轉了又轉,最後還是舍不得那幾千塊錢。”
“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城裡人能夠享受的東西,那麼城鄉結合部的民眾和鄉下的大部分民眾也應該能夠享受。”
“所以我就琢磨著做了自己的vcd,我能夠保證我的vcd在質量上不比那些大品牌的差,但是在價格上隻有那些大品牌的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
“賺沒賺錢,我還真的沒有想過,隻是希望我的這個事業能夠堅持下去,讓更多的人在工作之餘休閒的時候,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坐在電視機前,用vcd播放著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
楊淩說的是最後這一句話,完全就讓整個主題升華了。
記者們聽得眼睛紅紅的,有不少人還抹著眼淚。
大家紛紛把這一次采訪實錄給記下來,江蘇電視台以及江州日報的媒體,準備明天一早就要報道關於楊淩的勵誌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