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吞噬被穿越!
楊易足足走了兩個月才到雲省,除了一路看風景,最主要還是因為殺人。
他從未想過有一天他也會大開殺戒,因為他低估了人性的醜陋。
從殺第一個屠村滅寨的大盜開始,他這一路不知殺了多少人。開始還隻是山賊強盜,後來就連一些士族州縣命官都殺了不少。
滅絕人性的山賊強盜都是一掌了事,那些命官豪紳如果是勾結盜匪,就將他們拉到殘死之人的亂葬崗前,讓他們跪下,隨同匪首一起用生命懺悔。
如果是草菅人命,也是一掌了結,然後掛在城牆上,述其罪狀。
不這樣不足以泄恨,不這樣不足以驚醒後來者。
他這一路殺過去,各類七品以上命官就不少於十人,可見此時的大明基層之腐朽到了何等程度。
他楊易真不想自己也成為一個雙手沾滿鮮血之輩,也從未覺得自己是個正義使者,但所見所聞真的超出了他心裡底線。
奪其財,滅其門隻是輕的;更有甚者,辱其妻女,墨其名聲,將其釘在恥辱柱上,哄傳一地等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真是“抄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不過短短走了上千裡路,楊易就見識了不少。
他殺了一路,殺得他都覺得累了,後來也被江湖豪傑和朝廷捕快追了一路。他沒殺一個那些追殺他的人,隻是將其擊潰了事。打過幾場之後,他的身份被人發現,追殺的人沒了,但每到一地就有錦衣衛前來迎接。
用意很明顯,他們打不過楊易,但真不想楊易再繼續一直殺下去,不然非弄得朝野震蕩不可。
所以他們不打,而是笑臉相迎一路護送,好酒好菜招待,拚了命討好。
見到他們卑躬屈膝的樣子,楊易暗歎一聲,答應他們自己可以不出手,但希望前路之人收斂一點,少做一些天怒人怨之事。
錦衣衛一個鎮撫使伸手發誓一定給予地方百官足夠警告,讓他們絕不能犯到楊公子手上。
見他如此,楊易又是一聲歎息。想當初老朱在世時,錦衣衛是何等威風,現在連地方上官員士族腐爛若此都管不了,何其悲哀!
大明朝廷和地方上已經開始脫節,不論是不是有明君在世,朝堂之上有沒有足夠賢明的閣臣,如果沒有一定的魄力,上下一心,大刀霍斧的進行改革。
大明遲早還是得完蛋!
百官自我監察是不可能的,涉及到士族利益百官更是閉口不談。沒有完善的監督機製,錦衣衛就是大明最後一道防線,如今錦衣衛廢了,大明將近也就廢了。
這事輪不到他管,見他們自己擺爛,楊易自覺無趣,也就隨它去罷,要不是實在忍無可忍,他絕不再出手。
所以到了黔西之地時,楊殺神的名號又傳了出去,百官退避。而楊易也再沒有出過手,隻是一路隱匿潛行。
到了普洱休息一天,第二天進去無量山中,無量劍派早沒了幾百年,在綿延百裡,世人少有涉足的群山中找到目標何其之難?
無量玉璧楊易也是找了兩天才無意中找到,這還是他腳程夠快,眼神鋒利。不然一處深山密林裡一條小瀑布,一個不大的湖泊,無異於大海撈針。
再然後就是找個山洞,問題簡單多了。
楊易從山崖上一躍而下,落到水麵之時運氣於雙腳,踏出一個巨大的水渦,人又跳了起來,再落下時人已經像一枚枯葉一樣靜靜立在水麵,沒有沉下去。
這是他從修仙練氣法門之中學來的禦氣之術,還不到家,但足夠讓自己立在水麵之上而不沉。
環顧四周,見一個山洞和書中描寫相差不遠,幾步踏在湖麵上,人輕飄飄就躍了上來。
山洞裡已經堆滿了灰塵,被水侵泡成泥濘,風乾後成板結,又落滿灰塵,如此不知過了多久。此時山洞通風甚好,但依然充滿一股腐泥之味,很不好聞。
如自己預想的一般,玉像依然還在,俏生生立在山洞之中,一手執劍,亭亭玉立。
隻是都被灰塵覆蓋了一層,看不出任何相貌。
楊易揮起衣袖,鼓風將玉像之上的灰塵全部掃落,露出了它原來的樣子。一個風姿綽約,好似仙女的雕像又展露在眼前。
果然很美,就相貌而言,與藍小蝶不相上下。玉像充滿了不食人間煙火的仙靈之氣,而藍小蝶則是萬種風情不露自溢。
怪不得當年段譽一見到它,就跪下來大喊神仙姐姐,這雕像未免太傳神了點,絲帶的飄逸,發絲的柔順,全然如活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