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小牧場!
李小娟沒有跟著回老家,而是回了北京。
元晟沒有多待,送李小娟上了高鐵,直接開車回了老家。
今年入夏以來,雨水太多,剛回到了馬場,天就陰沉了下來,一場大雨隨即嘩啦啦的下了起來。
這麼大的降雨量,小米河裡的河水到了馬場這邊,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瞬間減少。
而這些,元晟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其他人同樣沒有注意到。
下午冒著雨,元晟開車去了一趟鎮上,買了滿滿一後備箱的白條雞,買了十多斤醬驢肉,這才開車回了村裡。
跟李英打了個電話,晚上就在村裡不回馬場那邊。
到了八點多,元晟帶著那些白條雞,還有醬驢肉
“穿梭!”
到地窖裡放好白條雞,元晟直接回了烽燧堡三樓,在書房裡一覺睡到大清早。
醬驢肉是給張荷跟彩蝶帶的,現代社會裡的醬驢肉,味道不錯,彩蝶這丫頭喜歡吃。
胡楊林裡每天人聲鼎沸,元氏大院還在不停的施工。
沒有現代化機械設備,也就是有幾輛拖拉機,所有施工都需要人工來完成。
哪怕是這樣,有了拖拉機,拉水拉河泥,都要輕鬆很多。
河灣地這裡的年輕人,每天都要在胡楊林裡忙碌,這都是高強度的體力活,營養必須要跟得上。
平時殺羊,偶爾的,元晟也會從現代社會帶一些白條雞過來,給大家夥換換口味。
河灣地這裡沒有雜糧,除了白麵沒有其他的,油鹽醬醋茶這些,也是從來都不缺。
河灣地這裡種的蔬菜多,而且產量高的嚇人,整個河灣地的人都吃不完。
以至於河灣地的年輕人,如今每天吃的,都跟現代社會裡沒有任何區彆。
“小晟啊,這每天都是白麵,而且還頓頓有肉吃,油水這麼大,都快跟中原的皇帝吃的一樣了,太奢靡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陳大坐在一顆大胡楊樹底下,跟湊過來一起吃飯的元晟說著
“能吃飽喝足就行,你這麼頓頓有酒有肉的,每天還茶水不斷,這樣可不叫個事兒啊!”
“陳爺,都是年輕小夥子,每天都是累死累活的,您看,現在這施工速度多快!”
元晟對於元氏大院,現在那是非常滿意,用不了一個月,這麼大的一片院落,就可以完工了。
相對於這點吃喝物資,元晟是真的沒有放在心上
“都是咱們河灣地的人,又沒有什麼外人,吃好點,對他們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小晟啊,今年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河裡的水,比去年可是多了太多,咱們老村那邊,如今水源都非常充足!”
看到元晟那一臉的無所謂,陳大不再多說,而是換了一個話題
“有了這麼充足的水,這倒是便宜了術哈那個老小子,今年,他們可以過一個肥年了!”
“陳爺,這河灣地,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是咱們的!”
元晟笑了笑,這河灣地說大不大的,可說小也不小。
特彆是今年,河裡的水量比往年大了太多,大家又開墾荒地,大規模的種植胡楊樹苗,讓胡楊林往外擴張了很多。
得益於河裡的水量充足,河灣地周圍的荒漠裡,如今倒是顯得生機勃勃。
有水,就有生機,荒漠裡的那些野物,生命力頑強的很。
河灣地在向外擴張,當年的老村那邊,現在都有了充足的水源,讓那裡變得水草豐茂。
如果河裡的水源,一直這麼充足下去的話,老村那邊,用不了幾年就會變成一片沃土!
可相對來說,河灣地的胡楊林這裡,環境比老村那邊,要優渥了無數倍,誰都不會放棄胡楊林。
按照元晟的計劃,明年肯定是要開挖新的引水渠,將水引到胡楊林的外圍,繼續擴大胡楊林。
同時,還要繼續開墾荒地,哪怕是不再開墾荒地,引水渠一樣要繼續挖下去。
把手中的碗筷放到一旁,元晟順手給自己點了一根煙
“陳爺,今年時間太緊張,明年時間會更充足一些,到時候,咱們需要開挖引水渠!”
“引水渠?”
陳大微微皺眉,如今河灣地這裡千頭萬緒的,元氏大院建完,還需要繼續忙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