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是位影視明星,需要參加某個商業演出,請問你會選擇什麼樣的一種節目表現自己?”
秦旖雪和劉夢璿都參加過商演,也知道一場商業節目裡,藝人的露臉方式很受限製。自打明星平民化了以後,原來明星那種不接地氣的想法早就發生了變化,現在的藝人需要商業來增加曝光,而商業需要藝人的人氣提高關注,雙方互利互惠情況下,藝人競爭非常激烈。沒辦法,任何的商業活動,給藝人的時間都不會很多,大家又都想露臉,自然節目時間不能無限長,而且不能天馬行空,最好節目形式簡單、有力度。
腦袋裡走了一遍所有節目形式,秦旖雪眼睛再次閃閃發光
“唱歌!隻有唱歌才滿足一切條件!”
……
確實如此,你讓一個影視藝人在一場商業節目裡露臉的時候演一段戲?又或是演小品?先彆說配角、道具、化妝、布景,最難搞定的是劇本!所以這種節目,恐怕就算觀眾們同意,主辦方也不乾吧。相比之下,唱歌就簡單太多了——隻要錄製一段伴奏,到時候全部道具就隻有一個話筒還不一定用得上(比如假唱),藝人方便、主辦方也方便,觀眾又喜聞樂見,何樂而不為?
“你們看,一個藝人成名最快需要歌曲,成名後出去演出也需要歌曲,而歌曲是不是新穎、好不好聽、能不能循環、回味,你們說重要不重要呢?”
江清川的這些邏輯並不是胡扯出來的猜想,因為就在小半年前,他用他描述的這種手段,短短半個月時間裡就捧紅了一位歌壇新秀!
沒錯,她就是方芷珺。
再往前追溯,超越時代中依靠這手段成名的還有許多人,比如beyond、沈柏輝、玉林。而這其中的極限,正是現在歌壇最火爆、人氣最高的這位妙音女神林惜珺,也就是馮蔓琳。當初2004年的南北歌會上,馮蔓琳隻用了一曲國粵雙語版的《容易受傷的女人》,就雄霸了當時內地歌壇各種排行榜,仿佛大羅金仙從天而降。
而後她的幾首歌,除了保持一貫的高水準外,所有歌曲都非常符合馮蔓琳的市場定位,就如同一件商品,一出廠就被冠上了“高端奢侈”的前綴,所以馮蔓琳的名望就如同坐火箭般,一飛衝天。
如果從商業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毫無疑問,馮蔓出道琳的包裝和推廣手法,在歌壇甚至娛樂圈都是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
限於對江清川的了解,劉夢璿在這件事上也隻能窺得一線門徑。但秦旖雪可是對江清川知根知底,儘管這廝死活不承認,但種種跡象都表明,這混球就是y!
雖然他的歌曲是不可複製的經典,但是他的手法確實可以被複製——前提是有相當水平的原創歌曲。到現在,秦旖雪終於知道江清川突然和她羅哩叭嗦這麼多,最終目的何在了!
“我明白了,清川,秦朝今年的計劃可能會略作改變——已經成名的藝人需要向影、視、綜藝方麵發展,公司商務部門也會在這方麵加強與其他娛樂公司的合作,多多聯係這塊業務。至於藝人……沒能力或不願去嘗試的,公司將不再音樂方麵資源,大家在超越之歌上發歌就好。”
秦旖雪不愧秦朝大當家的,這會兒魄力十足,而且雷厲風行。
“……至於新人,影、視、歌、綜藝全能者優先考慮!至於……對了,那副‘手套’怎麼辦?”
提起“手套”,江清川一拍腦袋
“差點忘了和你說,晚上我會去見一見雷燁——就是南北歌會那位製作人——我想從他那裡拿點資源,看能不能給這兩個大齡勞動力找些活,把歌會上那部舞台劇變成電影……”
……
秦旖雪對拍電影這件事沒抱任何希望,她和劉夢璿一致認為這廝又在胡扯。不過鑒於以往他的天馬行空創意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秦旖雪就乾脆放手讓他去嘗試,另外她還給了不小的資金支持——電影如果產生利益,她會返給江清川一個可觀的比例!
其實江清川不在乎這點錢,隻是他有擬好的計劃,就算秦旖雪反對,他也會將這個計劃進行下去。現在好了,至少秦旖雪全力支持,江清川受到的阻力小了很多。
告彆秦旖雪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多,江清川盤算著去隨便吃點什麼,然後趕緊給方芷珺找首主打歌錄了。這也是江清川答應了秦旖雪的事情之一,趁早辦了最好,否則拖久了這丫頭發飆的話……那就發吧——其實他主要是害怕方芷珺等急了。
……
來到樓下時,馬路對麵一溜的飯店讓江清川頭大不已。
大魚大肉、太油膩的飯館江清川總覺得油不好,價格昂貴的安全些,而且飯菜味道好,可他又舍不得吃。倒不是因為價格,而是他吃飯向來風卷殘雲,做的再好吃,他也吃不出什麼味道。
也許隻有在家裡吃小穆老師做的飯時,江清川才會一粒粒地去品味。
“算了,支持下民族小吃,吃點快節奏的吧。”他一麵想著,一麵踱步進入了家沙縣小吃,要了一份拌麵。
早過了飯點,館子裡沒什麼人,所以麵上的很快。可是擺在麵前還沒來得及開口吃,兜子裡的電話響了,是冷海峰。
“清川嗎?剛剛魔音咕那邊傳來一個好消息,玉卿那首《老鼠愛大米》今天上午終於開始發威了……”
……
如果給葛斌一個機會描述他這兩天的心理變化,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死去活來。
那首《老鼠愛大米》上架後三天累計銷量一共不到一千,葛斌那時真的想死。可是時來運轉,今天一早到公司,數據部的經理破天荒地早早站在他辦公室門前,將一晚上的業績報表拿給他“邀功”——截至早上六點,歌曲銷量已經破了萬!
說起彩鈴行業,也就前幾年才開始在華夏剛剛起步,一家標準的中型彩鈴公司的一首新歌上架,在歌曲品質不錯、宣傳到位的前提下,周銷量也就萬八千的水平。現在這首《老鼠愛大米》在第四天早就達標過萬,說明這首歌的盈利能力已經超出來業內標準。
但僅僅是超出標準還不足以滿足葛斌對它的期待,如果這首歌第一輪爆炸式增長也隻停步於過萬,那葛斌還是虧錢的。不過誰也沒有預料到,從過千到過萬並不是這首歌真正的爆發,勉強算上自然增長……
就在這歌曲上架第四天上午的僅僅四個多小時時間裡,這首歌終於贏來了它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輪“爆炸”式增長。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