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報?”文大不相信山椿還不知道。
“什麼報,與我何乾?”山椿最近倒是沒看報,不知道出什麼大事了。
“《普慈報》啊,上麵登了關於你們黃蓮鄉的係列文章,遊記。可內容全是給你歌功頌德的。現在全縣都熱議開了,你還不曉得?”文大不知道鄉下人是不大看報的,除非與自己或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有關的內容。
“我還真不知道,誰他媽那麼缺德,把我弄起去出醜?”山椿一聽,有些不痛快。
自己的事兒上了報,自己還不知道。如果真如文大說的那樣,一定不是好事兒。
山椿又想到了書上說的捧殺的故事,很不舒服。
放下電話,山椿找劉素英要了這段時間的普慈報,拿回寢室大致翻了翻,然後從最近一期的看起。連翻了十來天的,才看到了黃蓮遊(5)。
嗬,從內容上看沒毛病,是作者對黃蓮遊的一個總結和整理,根據前麵遊覽的情況做了一個美好的想象和發揮。慢慢地,山椿被這個想象和發揮吸引住了,這不是自己正思考著的化佛的未來嗎?這作者還真有才。
山椿沒管那些,也沒再去看遊記係列,關上門,把報上的想象和發揮認真地讀了兩遍,然後鋪紙提筆奮筆書。
《黃蓮鄉經濟發展及化佛老酒坊文化實業中長期目標規劃》
……
五,原料保證與拓展。為達化佛酒坊大規模生產及個性化服務之需要,必須建立完全自主的原料生產基地。(1)此基地以黃蓮鄉為基礎展開,視需要而拓展。(2)基地采取酒坊自主生產與定點生產保證保底價收購的方式進行。(3)基地功能劃分科學合理。用專業分析的手段確定酒坊所需各類糧食,各種水果,鮮花,各類中草藥及其他特色酒品生產所需農作物培植栽種基地。分布要合理,儘量照顧偏遠貧窮村組農戶。建議糧食以保底收購為主,水果、鮮花在兩種方式間采取自願原則,藥材栽培和其他特色農作物采取自主生產方式進行。(3)充分結合鄉政工作,把黃蓮鄉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具有酒坊特質的農業生產基地。……。
六,文化傳承,酒坊運營,觀光旅遊相結合。主動與政府對接,爭取把化佛山,化佛寺納入化佛酒坊文化傳承核心圈,進行重點打造,作為旅遊觀光的核心區域。再把特色農業產業種植區域打造成旅遊觀光區……
七,與政府合作對特色農產品運輸道路與旅遊觀光通道進行統籌規劃……
山椿關著門洋洋灑灑,天馬行空。忘記了天黑,也忘記了吃飯。最後初稿形成,起身出門,見外麵夜色已濃。
“啊,半夜了?”看了一下手表,嘟嚷一句,肚子也跟著咕咕地叫著。
返身關門,喝了杯水,拿起稿子,認真的修改。三改過後,放下筆,天已開了亮口。
最後,山椿寫下了給參與這項事業的每一個人的囑托朋友們,能做出卓越和成就的創業是沒有捷徑和退路的。在這條路上,創業者要有足夠堅定的心態,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不僅要像鑽石一樣閃亮,還要像鑽石一樣堅硬,擁有強韌的內心!加油吧,創業人。
山椿實在太累了,倒頭睡了。
沉睡了兩小時,山椿起床洗漱打理了一番,然後到夥食團吃了早餐,恢複了精神。
拿過普慈報,瀏覽了一下黃蓮遊係列的前四篇。
“扯淡,胡說八道,誰個人有那麼大的本事?”山椿把報紙甩在一邊。
“捧殺,典型的捧殺。”山椿心裡很不好受。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自己在第一次續簽招聘合同受挫時張承蓮提醒自己的,曆史的故事要重演?
“誰他媽那麼缺德?”山椿又撿起報紙翻看。
“哦,轉載普慈中學報,作者四人行。啊,四人行,普慈中學。邱水,對邱水。”山椿明白了,這幾個楞頭青太單純了。
麵對如此局麵,山椿是毫無辦法。
“管他呢,隨他吧。”山椿低聲說。
然後拿著自己那《黃蓮鄉經濟發展及化佛老酒坊文化實業中長期目標規劃》去了化佛酒坊。
龍姐拿著這份一萬多字的規劃認真的看著,看完一頁便傳給朱春霞。兩個女人認真的看,認真的思索,山椿則起身去了酒坊裡和工人們聊天。
透過熱氣升騰蒙蒙霧,聞著那蒸煮過的糧食的清香,看著涓涓流出的清冽,山椿醉心地笑了。
“山椿書記,熬了好久的夜啊,弄這麼細致宏大的一個規劃?”朱春霞見到山椿時就注意到了,山椿的麵容有些倦怠和憔悴,她有些心痛。
“以前,是一步步的在明確要做什麼,叫走一步看一步吧。現在,根據過往經驗和未來的目標,做了全盤的思考,明確了今後的每一步驟了吧。”這人真是醉心於他的文化事業吧,龍姐是理解山椿的心情的。
“為了事業,不顧自己,讓人心疼。”朱幺妹真情流露忘了眼前的龍姐。
“哦。”龍姐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朱幺妹。
“唉,都怪我哥哥他們,不然山椿書記也不用這麼苦自己。”朱幺妹幽怨地說。
“或許,沒有你哥哥他們這槎子事,你的山椿書記也會走到今天的地步。”龍姐若有所思。
“啊,不會吧。”朱幺妹不明白。
“做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不比做什麼都快樂嗎?”龍姐淡淡地說。
“啊,看完了,發什麼呆?”山椿把曾姐找來了。
俸師傅和老太婆上化佛廟裡敬香去了。
“這個規劃做得很宏大,很具有可行性。崇拜。”朱幺妹一臉的燦爛。
“關鍵是有什麼改進的沒有?”山椿不是來聽奉承話的。
“哦,我建點議,就是要注重統籌和依靠政府的力量來推進,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朱幺妹似乎成熟了不少。
“具體點。”山椿覺得朱幺妹這建議很好。
“哦,就是吧,要把我們的發展和政府的一鄉一特色,一村一品種結合起來,多爭取政府的項目投入,我想這也是政府想做的吧。”朱幺妹平日裡沒少聽他哥哥們談論這些。
“這想法不錯,你得改變不用政府資金的思路,再說幺妹說這個也不是去純粹的用政府資金,而是把政府的項目或者說把政府要辦的事兒和我們的事兒有機的結合起來。各取所需,共同為全鄉人民做事兒。”龍姐怕山椿還是堅持過去的思想理念,就更加以說明。
“哦,行。”山椿想起了林老師說的,依勢而為,這政府要辦的事兒就是如今的勢吧,要做成自己的文化傳承事業,就得依這個勢。還得好好的運用好這個勢。
“對於原料基地的規劃,那天已經議了,你的方案更細,更具體,有了可操作性,我沒意見。就是建議要專人或者說有專門的部門對這件事具體負責。這個人呢,必須是在本地德高望重,有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有較成熟的人際交往圈,還要特彆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善於和農民、村乾部、鄉乾部打交道。還得是有品,有味,有個性,熱愛鄉村經濟的人才行。”龍姐的腦子很靈活,一時之間就想著了這麼寬,建議也這麼可行。
“哦,龍姐這用人的要求高啊。這樣的人怕不好找吧。”山椿說。
“人才難得,好找的人還能算人才?”姐笑笑。
“曾姐,你說呢。”山椿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