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當寧采臣的我被迫成為左千戶!
“武道。”
屈軼反複琢磨著這兩個字,他有些不理解這武道是指什麼。
對武學的看法?
對武學的理解?
亦或是以後打算用武學做什麼事?
但秦虎既然讓他繼續看書,那想必自己應該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昨日我看到哪了來著?”
屈軼翻著昨天未看完的書籍,繼續了他在書海的暢遊。
金烏西落,明月高升。
一天就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坐在麵館的秦虎又問了屈軼早上的問題。
“你對武道有什麼看法。”
“弟子不知,或許再看些書就知道了。”
第三日。
“弟子不知,或許再看些書就知道了。”
第四日。
“弟子不知,或許再看些書就知道了。”
……
一連七日,屈軼都是同一個答案。這幾天他也想出了幾個答案,但第二日屈軼總是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第九天。
“秦師好。”
“今日你先不要看書了,我教你些東西。”秦虎一反常態,不再要求屈軼看書。
這些日子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這個學生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聞雞起舞可以說是勤奮,忘記吃飯可以說是專注,但每日看書之後都得出一個結論,然後次日推翻算什麼。
秦虎每日用天耳通偷聽屈軼,結果發現自己這位學生對很多東西的見解頗為新異,有些觀點甚至可以說是離經叛道。
如此聽了七日,秦虎實在是有些忍不住了,再這麼聽下去,他都要產生心魔了。
“今日不看書了嗎?可我對武道的見解還是不夠完善。”屈軼麵露難色的看著秦虎,他這幾日看書看的實在是舒爽,在這娛樂貧乏的大景裡,唯有讀書和勾欄聽曲才能給屈軼帶來絲絲快樂。
“不看了,不看了。”秦虎連連擺手,仿佛屈軼看書是什麼可怕的事一樣。
來到二樓中央的空地。
秦虎盤坐在中間的台子。屈軼則隨便找了蒲團坐了下來。
“這些日子你都積累的那些疑問。”
“弟子看了不少書籍,其中對武道九品的描述各有說法,有些說法甚至自相矛盾。還望秦師解惑。”
“你看到那些書籍,很多都是古書拓印而來。其中自然有些謬誤。”
“自顓頊帝伐倒建木之後,天地環境大變。上古的修行之道難以修行,故而有高人講上古修行之道,拆分為精氣神三道。武道修精,道宗修氣,儒家修神。後來西方有佛門傳教九州,但他們的修行之道依舊拆分為精氣神三道。”
“神道?”
神道在《衛道》中並沒有相對於的功法,故而對精神的加點都是一點一點加。
“秦師,我在外麵未曾聽說過神道一談。”
“神道其實每個修行人都有修煉。”
秦虎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但屈軼想了想,確實如此。每次的修行都是對精神的一種磨煉,修行久了,精神自然就強大了。
“之所以將神道專門劃分一道,是因為儒家的那位聖人。”
“聖人?”
“儒家的那位聖人自創了一種修行方式,並且這種修行,理論上來說不需要天賦。”秦虎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勢,又給屈軼講了一個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