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就攤牌我是未來人!
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自不必多言。
後世的農業能如此發達,靠的就是這些……農具、種子、化肥、農藥,一樣都不能缺!
“可是……這農藥該如何製作?”李世民一臉懵逼,還是第一次聽說種田也需要用藥的。
“天然農藥的話,用那些有毒的植物就行了。”李想想了想道“若是化學農藥,那就得研究化學了。”
“看來又是一項長遠計劃。”聽到“化學”兩個字,李世民就懂了。
“哈哈。”李想哈哈一笑道“那是當然。想要發展科學,沒點積累怎麼能做到?”
“那好吧,朕這就想想辦法,大不了再成立一個農藥司。”
李世民現在已經很懂對方的套路了,不管提出了什麼,都需要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
既然如此,那就成立一個專門的“司”。
“那接下來……”李想正準備繼續。
“還有?”李世民忙問道。
“當然。糧食成熟,也要收獲啊。”李想答道“糧食收獲需要工具,這個可以交給農具司解決。收獲之後,還得運輸、儲存。”
李想答道“糧食收獲需要工具,這個可以交給農具司解決。收獲之後,還得運輸、儲存。”
“這個倒也不難。”李世民聽到這裡,終於鬆了口氣。
運輸方麵,大唐現在就有牛車和馬車。
至於儲存,前隋留下了不少常平倉,足以儲存各地的糧食。
“這兩件事確實不難,難的是義倉的政策。”李想認真道“古語有雲穀賤傷農,米貴傷民。朝廷要在豐收的時候,用合適的價格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然後儲存起來。到了荒年,再用比較低廉的價格,賣給百姓渡過災荒。”
“此法甚好!”李世民十分讚同的點點頭。
“陛下明白就好。”李想笑了笑道“具體怎麼做,有前隋的經驗,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最後,我還想說一個問題。”
“先生請講。”
“商業。”李想認真說道“國家想要發展,百姓想要過上好日子,光靠農業是肯定不行的,商業必須要發展。”
“還是用種田舉例。百姓種出來的東西,若是自己吃不完,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賣出去,否則就隻能爛掉。”
“賣給誰?當然是商人。”
“商人可以溝通有無,調節市場,讓商人把一個地方的多餘產出收購起來,然後運到另一個稀缺的地方賣掉,這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可是商人低買高賣,同樣會傷害百姓啊。”李世民反駁道。
“商業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商人天生就是要賺錢的。”李想苦笑道“這個問題,哪怕到了千年之後都無法解決。”
“那不就得了。”李世民攤手道。
“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啊!”李想辯解道“問題一直都在,總不能看見問題就不走了吧?辦法總比困難過,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
李世民想了想“這倒也是。”
從李想的分析來看,發展商業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大唐想要發展,就必須重視商業。
士、農、工、商,缺一不可!
說完了正事,兩人又閒聊了一會兒。
忽然,有一名內侍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