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是日落西山,殘陽照下,大榆樹灼灼而立,樹陰如手,輕擁稚童,似融成一體。
從此這稚童,踏上修行的因,已成。
而此因雖成,果卻有無數變化,因果殺伐,自此開始。
那個模糊的身影,便就這麼平靜的看著,不論什麼事情,都沒有插手。
因為這是他的因,他隻能看,無法改變。
這是他的母親臨死前,為了給他留下了一個寄托,才說自己變成了大榆樹。
正是有了這個寄托,他才頑強的活了下來。
隻是他的母親也沒想到,大榆樹早已成了草木精靈,生了靈智。
而大榆樹被一個稚童如此真心對待,也早已將這稚童視作了自己的孩子,暗中庇護,故而稚童哪怕被風吹雨打,暑熱寒涼,也未曾生病,安安穩穩的長大。
繼而以後一切的修行,一切的前路,一切的進行,都是因為這個因。
身影看向了大榆樹,目中同樣是帶著一抹淚光。
他早已知道大榆樹的結局,隻是,他改變不了。
四周好似凝固,那身影看著鬱鬱蔥蔥的大榆樹,與孩童一起輕聲道:“榆樹娘……”
隻是大榆樹和稚童,皆是因果顯化,自然不可能聽到他的話語。
除非他有朝一日,真的可以扭轉時空,使得這一片村落重現,否則便不可能再見到父母,以及榆樹娘。
隻是時間長河,一動百動,百動千動,千動自然就是全動!
那些村民,包括他的父母,乃至榆樹娘,他們死後,真靈早已重新投胎而去,多少年來,投胎了多少次,認識了多少人,又牽扯了多少因果?
而若是將這處村落的時間撥回,使得村落重現,村民重生,那麼之前這些村民所投胎的生靈,乃至所見過的,所知道的,所經曆的,所破壞的,所創造的等等一係列的所有事情,都要被撥回。
那麼最後,等於就是他要把整個宇宙洪荒的時間,撥回到三千多年前的這一刻才行。
那是多大的因果?又需要多大的偉力?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便是時間。
而時間,亦在因果之中。
身影的目光逐漸平複,種種念頭也為之思索,對因果大道參悟的更深。
就目前來看,因果隻能順,不能逆,隻是需要在順的過程之中,使其改變,從而結出另一種果。
這樣便可以善因成惡果,惡因成善果。
因果不空。
果然,隨著餘羨的念頭思索,萬寶佛陀的因果之力開始真正展露威能。
它找到了那個因之後,便要改變果!
但見時間加速,有大榆樹的庇護,稚童安穩長大,一直到了十二三歲,最後,場景再現。
這一年大旱,方圓三百餘裡,水流枯竭,顆粒無收。
這一日,一個老道帶著官兵,走進了大榆樹村。
身影的目光見此,明顯又起了波瀾,但最終恢複了平靜。
他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母親,同樣也救不了將要被老道斬殺的榆樹娘。
如果他能救,那等於他徹底掌握了因果,掌握時間,掌握了一切大道,可以隨意撥動宇宙時間線,乃至重開宇宙洪荒。
而這,同樣是因。
因為這因,他後麵將要踏入修行!
但因果殺伐,自然不可能隻是讓餘羨看他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