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196章後記五十二·此情可待成水泥
又是一個半月過去,洛陽太學都放暑假了,謝衍還在做水泥製備試驗。
整體思路不變,須不斷調整水泥窯的各處結構,不斷調整燒製物料的各層空間比例,不斷改變校正原料、礦化劑和凝緩劑的組合。
加進去的東西很多,石膏、螢石、爐渣、砂岩、煤矸石、鐵礦石等等。
這些東西並不需要全扔進去,而是根據水泥廠當地的石灰石和粘土成分來決定。謝衍無法化驗檢測具體成分,隻能采用笨辦法——不斷試錯。
就算不申請專利,謝衍也不怕自己的水泥被彆人趕超。因為各地的原料成分不一樣,需要加入的輔助材料也要隨之變化,他的水泥質量永遠都是最好的!
當然,也可以不用搞得那麼複雜,隻加兩三樣基礎輔料就夠了,質量肯定比大明現有的水泥更好。
在授權給彆人專利的時候,謝衍也可以這麼搞,僅提供基礎工藝和配方。
如果想要進階版,那就必須額外付費。邀請謝學士親自前往相關廠區做實驗,再根據當地原料成分來增加輔料配方。
“李相公請試試吧。”謝衍微笑道。
就李敏求這樣的落魄貴族,喊一聲“李員外”就可以,但謝衍一直喊“李相公”。這讓李敏求在高興之餘,經常感慨小謝學士通情達理。
員外的本意是增額官員,唐宋時期出錢買來的閒官,通通都可以稱為“員外+某職”。漸漸的,對那些有錢無權的富豪士紳,在需要尊稱時就統一喊“員外”。
相公也差不多,本來是對宰相的尊稱,現在是個人都能喊一聲相公。
本質跟張總、李董、王老師、孫師傅一樣。
李敏求親自提起一把鐵錘,走向兩堵已經晾置多日的磚牆。一堵是用李家水泥砌成的,一堵是用謝衍的新水泥所砌。
“哐哐哐!”
李敏求掄起鐵錘就砸。
磚牆砌得並不厚,僅僅三錘,用李家水泥砌的牆,其牆縫之間就已經有明顯裂痕。
他又照著新水泥砌的牆砸,哐哐哐三錘下去,趴到近處仔細觀察。裂縫也有,但比較細微。
李敏求讚道:“好水泥!”
謝衍說道:“請再嘗試那邊的凝石。”
“凝石”屬於明人對混凝土的叫法,而且已經往裡麵加鐵筋和各種硬石塊。但隻是加熟鐵筋而已,還沒奢侈到加鋼筋的地步。
李敏求揮舞幾錘已手臂發酸,他讓兩個莊稼漢過來,揮錘砸擊兩個混凝土細柱。
哐哐哐一頓亂錘,兩個混凝土柱全斷了,隻剩裡麵的鐵筋還連著。
但其中一個柱麵坑坑窪窪,尤其是多次反複受力的地方,甚至都被那莊稼漢給錘碎了。
而另一個混凝土柱,在被強行砸斷之後,受力處的坑要淺得多、少得多。並且被多錘了好幾下才斷。
“神了!”
李敏求蹲在那裡仔細觀察,一邊看一邊驚歎。
良久,他轉身走到謝衍麵前,躬身作揖道:“謝學士學究天人,鄙人佩服之至!”
謝衍笑道:“多謝李相公借用地皮和工匠,還幫我購得許多試驗材料。等我把水泥專利申請下來,便授權李家免費使用十年專利。”
李敏求下意識的想假裝推辭,又怕弄巧成拙,當即再拜說:“請謝學士不要再給房租了,今後想住多久都可以。當然,這點房租無以報答謝學士之恩。今後謝學士旦有差遣,我洛陽李氏一族絕不皺眉頭!”
第(1/3)頁
第(2/3)頁
“好說。”謝衍拱手。
次日,謝衍便拿著專利申請材料,前往洛陽府工曹專利房。
聽說是謝學士來了,工曹掾親自來接待,並對專利審查官說:“儘快審查通過,不要耽擱謝學士的時間。”
說完,工曹掾就拉著謝衍去喝茶。
一盞茶還沒喝完,專利審查官就跑過來,低聲說道:“掾史,謝學士改進水泥了,而且自稱質量遠超以往。如果加入鋼筋和石子,甚至可以用來修建防洪堤壩。”
大明現有的水泥,之所以難以拿來建水壩,除了強度不夠之外,還有就是耐水性、抗腐蝕性也不足。
“噗!”
工曹掾一口茶水噴出來,連忙搶過專利申請材料。
洛陽府工曹掾,相當於首都洛陽市工商局長。現在已經形成潛規則,工曹掾基本由理科進士擔任。
謝衍在專利申請材料上,隱藏了立窯細節、原料配比等關鍵信息。工曹掾把材料看完,問道:“此事屬實?”
謝衍回答:“童掾史若是不信,可以前往南郊李員外的水泥廠看看。那裡有用新水泥砌成的磚牆、澆築出的凝石。”
工曹掾立即說道:“請謝學士帶路。”
“現在就走?”專利審查官忙問。
工曹掾斥責道:“自是越快越好。你知道這種水泥用處多大嗎?既然可以拿來建防洪堤壩,就可以拿來在邊疆修築城堡!”
潛台詞是,這他媽雖不是我們發明的,但我們能過手並趕緊上報,也肯定屬於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