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224章後記八十·好多小錢錢
圍獵進行了三日,謝衍玩得非常嗨皮。
第二日下午,他就用火槍命中一頭梅花鹿。雖然隻是打到了屁股,但在獵犬的幫助下,還是非常輕鬆的拿下。
可惜,這裡獵物不多。
等太後、皇帝帶著軍隊離開,獵場的管理人員立即調來活物放進山林。
若不人工放養,明年就沒法玩了!
以至於大穀關那邊,有士紳地主專門圍山養鹿、養豬。每年等皇室秋獵完畢,就抓來賣給皇家獵場放生,以供洛陽權貴們可持續性打獵。
“咦,後麵那輛馬車,怎一直跟過來了?”謝衍好奇問道。
朱棠溪說:“我向太後討了些東西,那輛馬車幫忙運回來。”
謝衍不再多問。
直至來到家門外,謝衍終於知道是什麼東西。
一大捆鹿茸!
謝衍疑惑道:“姐姐要鹿茸作甚?”
朱棠溪羞澀回答:“自是給六郎補身體。”
補身體?
謝衍想到鹿茸的某種功能,頓時硬氣道:“我還年輕得很,身體健壯,不需要鹿茸來補!”
朱棠溪背過身來,避開自己家的仆從,也避開搬鹿茸的官差,朝情郎俏皮的吐了吐舌頭。
“算了,留著吧,三十年後再用。”謝衍覺得自己可以硬氣到四十七八歲。
朱棠溪卻不給麵子:“我問過太醫,說是鹿茸最好兩三年內服用。”
謝衍為那捆鹿茸感到惋惜:“多好的藥材啊,放在我家裡都沒用處。”
“噗嗤!”青鸞捂嘴笑起來。
回到書房,謝衍立即尋找名片。
上次皇家學會開大會時,謝衍認識了好幾個名醫,而且全都讓人家留下了名片。
他把名片都找出來,挨個給名醫們寫信。
大概內容為:我最近跟著太後、皇帝去狩獵,大發神威獵到幾隻肥鹿順便把鹿茸帶回家做紀念。聽說這玩意兒能補身體,請問該怎樣服用最好。我自己當然不需要補,我是寄回黃州孝敬父親的。
對,我就是孝敬父親。
等名醫們回信之後,就把服用方法連同鹿茸,給老爹寄一些過去分享。
我真是個天才大孝子!
一口氣抄完七八封信,謝衍把王興叫來,令其把信趕緊給名醫們寄去。
然後他就躺在書房外的竹榻上,舒坦得感慨還是家裡好啊,老子就想這樣躺平一輩子。
……
磁州機械廠。
一台外形極為粗獷的小型球磨機,終於焊接和組裝好了。
磁州本地開采的赤鐵礦,早已運了幾車過來。這些礦石大小不一,澆水之後送進球磨機,等著燒鍋爐開始試驗。
時間過去兩三分鐘,機器暫時關閉,查看記錄礦石粉碎情況。
“有用,有用,許多鐵礦石已經碎了!”
“大致估算一下,各種大小的礦石比例是多少。”
“……”
機器很快重新開啟,過兩三分鐘再次關掉。
接著又更換不同大小的鋼球,按照之前的方法繼續實驗記錄。
磨完鐵礦,又換石灰石礦。
此後還要更換齒輪組,調節球磨機的轉速,看各種礦石在什麼轉速的研磨效率最高。
數日過去,工部收到電報。
電報很快到了工部左侍郎包次翁手裡,他急匆匆跑去找尚書陳文昭,喜滋滋說:“陳相公,球磨機果然好用。”
陳文昭問道:“效率能提升多少?”
包次翁說:“磁州那邊還在繼續實驗,但據他們在電報裡聲稱,相比以往的蒸汽舂錘,球磨機快了十倍不止。而且,研磨出來的礦石更均勻,他們打算把球磨機造得更大。”
“提升十倍不止……”
第(1/3)頁
第(2/3)頁
陳文昭嘀咕道:“這下跟小謝學士談專利買斷,可就得花大價錢了。”
包次翁說:“球磨機運用廣泛再貴我們也不虧。”
確實穩賺不賠,所有需要研磨物料的工廠和礦山,都是各種類型球磨機的潛在客戶。
陳文昭說:“我跟謝家有些淵源,不方便跟他談價錢,你來親自負責此事吧。”
若非謝衍有一個駙馬身份,工部根本不需要左侍郎出麵,頂多派一個工部主事就能打發掉。而且,壓價會壓得特彆狠!
包次翁領命離開。
很快,負責鐵路的右侍郎張夢熊又來了:“陳相公,這是真太鐵路的最新方案。滹沱河太寬了,不可能把鐵路修到真定城外。隻能修到真定城的對岸,如果想把貨物運到真定城,必須卸貨之後改為船運。”
“問題不大,”陳文昭說,“修建真太鐵路,主要是為了把山西煤炭,運到中原、南京、淮南、浙江去。”
問題雖然不大,卻必須上報內閣。
滹沱河在山西境內還不算特彆寬,穿過太行山來到華北,水勢突然減緩,河麵陡然變寬。
有多寬?
十幾裡!
一直到清朝末年,河麵寬度都還有12裡。由於施工難度大,架橋費用也昂貴,晚清政府隻能放棄建橋。
於是,本該修到正定城外的正太鐵路,終點站就此變成了石家莊。
這個時空,也隻能修到石家莊。
因為現在的滹沱河,比晚清時候還更寬,它一直流到槁城才一分為二。其北道從槁城北邊流過,其南道甚至流經寧晉縣。
當然,此時沒有叫石家莊的村莊,附近倒是有一個石邑鎮。
石邑城的曆史,可比真定城悠久得多,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有了,到北宋初年淪落為一個小鎮。
次日。
陳文昭帶著鐵路規劃,來到內閣進行闡述。
“鐵路從太原,一直修到真定城的對岸,正好跟滹沱河水運相接。”
“貨物裝船運到真定城,可通過鐵路一直到北京。”
“貨物裝船走滹沱河北道,可通過水運一直到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