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眾生見聞錄!
“執筆”這個角色與我本人有80的相似度,剩下那20大概是性彆不同。
他一開始艱難地在地獄中工作,也是我一開始艱難地開始寫作的過程。思來想去,還是保持了前幾章的情節,因為就私心來說,這不僅僅是故事,也是屬於我的心路曆程。
我希望能做到對讀者們誠實,這份誠實也包括我自身在麵對一些惡性事件時候的渺小,笨拙和無力。
今日一友人與我電話,她看了此書後,大為驚歎“我真是想不到你這麼陽光活潑的一個人,怎麼會寫出這種黑暗的東西!”
我想起了作家伊麗莎白·庫博樂·羅斯(elisabethkublerross說過的一句話。我在這裡做簡單的翻譯,也會把原文粘貼在此處。
“我們所知道的最美麗的人,是那些經曆過失敗、苦難、掙紮、失去,然後找到了走出深淵的路的人。這些人對生活的理解充滿感激與欣賞。這份理解使他們充滿了熱情、溫柔和對周邊事物深深的關愛。美麗的人的存在不是偶然。”
原文“theostbeautifuleoleehaveknonarethosehohaveknondefeat,knonsufferg,knonstruggle,knonloss,andhavefoundtheirayoutofthedethstheseernshaveanareciation,asensitivity,andanunderstandflifethatfillsthencernbeautifuleoledonotjthaen“
同一品種的玫瑰花,沙地之上的野玫瑰會比花瓶中的玫瑰花束活的更久,綻放的更豔麗。不是因為室內的舒適讓花瓶中的玫瑰花失去了生存的鬥誌,而是因為沙地玫瑰有根。它們的根須深深紮入不見光的地下,在黑暗中尋找水資源,再把吸收到的水份傳送到葉片花瓣中。
任何美麗的存在都不是偶然。
我書寫黑暗中發生的故事,是因為生活已是泥沼。彆急著逃離這片爛泥地或者乾脆把自己打暈一了百了。若是深深向下挖去,在此紮根,爛泥本身也充滿了養分。
我書寫黑暗中發生的故事,因為我愛著希望,也愛著希望所帶來的光明。
感謝每一位讀者的反饋和支持!很長一段時間,書的反響平平。前幾天突然收到了很多鼓勵和反饋,心裡感到暖暖的。謝謝你們!
這本書本身對於我來說很重要,無論發生什麼,都會寫完的。請各位放心。
最後,最近疫情情況反複,請大家保持健康!
“就是,你們可得健健康康地活著。地獄可不是個好玩的地方。”執筆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