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問客人們的問題,這您就有些反客為主了不是?”
“當然如果你不願意說,也可以不說。”
“說說您吧,在成為仙人之前是誰?在做什麼?”
“凡人一枚,山中挑擔夫,喜玩毒蟲,用其製藥治療跌打損傷。也喜鳥禽,每日登山喂養。
一日上山喂鳥,見一老婦扭腳坐在半山腰,山上不去,也下不來。我就給她塗抹自己用毒蟲製成的藥粉,背其下山去尋醫生。誰知那老婦在我的背上越來越輕,越來越輕,直到最後,我都感覺自己沒有背人。回頭一看,之間那老婦渾身發著金光,手持一玉淨瓶。”
“觀音大士?”
仙人點了點頭“觀音大士從玉淨瓶中抽出一根枝條,敲了敲我的腦袋,隨後就駕祥雲而去了。”
“然後呢?”
“那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的額頭上長出一隻眼睛。此眼可以透視世間萬物,石中玉髓,河中錦鯉,全都逃不出我的眼睛。
我又看到自己的左手手掌心也長出一隻眼睛,此眼讀過的書,過目不忘。
右手手掌心也長出一隻眼睛,此眼能洞察人心,任何人的想法都逃不過它的目光。
最後是觀音大士坐蓮花而來,和我說我隻能留下其中一隻眼睛,問我要哪一隻。”
“你要了哪一隻呢?”
“我什麼都沒要,隻問了觀音大士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人立於這世間,是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呢?”
“既是為了眼耳鼻舌身意,又不是為了眼耳鼻舌身意。毒蟲可以製成良藥,人心時而泯滅如沙礫,時而高尚如明鏡。無唯一,無一大統。願者多慮,榮者自榮。此乃人生境遇。”
“後來呢?”
“後來我就開始修仙了,百年之後放棄肉身,繼續生活在黃山中,直到今日。”
“你在黃山中生存多久了?”
“三千餘年。”
“沒有想過去其他地方嗎?”
“所有地方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想去,一個念想就到了。”
“現在的黃山和三千年前的黃山很不一樣了吧。”
“現在的黃山,在有些季節,會比較吵鬨。冷清的季節,還是冷清的。鳥的數量少了些,毒蟲有些我不認得的種類了。水泥鋪的道路更多了,樹木少了些。除此之外,與千年前並無異處。黃山還是黃山,人不一樣了。”
“您今日來到地獄中,是放假了?”
“出來活動活動腿腳,遊曆一番。仙人也總是得到處遊走,多學習學習才是。”
“也是也是,我想著有空的時候,也想去各地遊曆一番呢。”
“想去哪裡呢?”
“其實有點想回人間。”
“即使有生老病死,也想回去?”
“接受不可改變的,然後儘量按照自己心意地活著。”
“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是啊,如果能做到,真的是很厲害了。”
仙人的周身出現了一團白白的霧氣“我今日來訪的時間有限,應當回去了。”
“與您的交談很愉快。”
“再見了,執筆。”
“再見。”
霧氣逐漸包裹住仙人的周身,他的形體在霧氣中越來越淡,越來越淡,直到隨著霧氣一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