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寂靜了幾分鐘,有一條魚不知想到什麼,它叼起一小塊鵝卵石,爬得很慢,在“餐坑”邊猶豫了幾秒,這才鬆開嘴將石頭丟進去。
下一秒,餘浪卷起另一根枝條,獎勵一滴露珠。
這種做法激勵著魚群們的想象力,刹那間,大魚小魚四散分開,去尋找和石頭不同的物品來獻上。
看著這一切,餘浪覺得很有趣,相當有趣,不得不承認,這些魚有時候很傻,但給予一定的引導,卻能做出叫人匪夷所思的舉動。
不到三分鐘,一條魚飛速爬來,嘴裡叼著一個塑料瓶,正是之前餘浪看見的那個。
在對方丟進“餐坑”前,截胡!四腳魚有些慌了,它下意識認為自己做錯了,接下來會被刺穿身體,撕成碎片。
回應它的並非活牙枝條,而是兩滴露珠。得到獎勵後,這條魚“呱呱”叫著,轉身繼續去尋找不同的物品。
“咋感覺……我在教這些魚打工?”餘浪自我吐槽一句,開始觀察這個塑料瓶,瓶子上沒有代言人圖片,唯有壓印出一段黑色英文和數字——“c321”。
和之前看見的沒有區彆。
緊接著,餘浪觀察雙管霰彈槍,木托上也有一段類似的字母數字—“c476”。
代號?
莫非並不是代指物品,而是代指物品屬於這個代號的主人?
用字母和數字的代指某個人?
結合前世的經驗來看,用數字代指某個人分情況,身份證號、監獄編號、工號之類都是由數字代替。
身份證號可以直接排除,人類不可能稀少到四個符號就能當做身份證,監獄編號和工號最為符合。
以開頭的字母來看,c要麼代表這個區域、要麼代表某種固定的人員分類。
“呱呱!”魚叫聲打斷餘浪的思路,向下一瞧,好家夥,把毒彈頭給叼來了!?
你這是以下犯上,當誅九族!
正要懲罰這條魚,可不遠處其它魚都在看著,不行,會打擊員工積極性。餘浪獎勵兩滴露珠後便急忙把毒彈頭卷起。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魚的學習能力相當快,上條魚本來是要把東西丟進“餐坑”裡,半路被餘浪阻止,於是乎,魚便學會直接把東西帶到樹下。
細細查看這個毒彈頭,中間部分的玻璃上標刻度量,頂部有類似針筒的橡膠推送毒液,其中蘊含的毒藥已經少了一半,看樣子,這種彈頭並不是直接把毒藥全部吐出來,而是慢慢地吐。
這幫老六,太壞了,搞慢性死亡是吧?
重新把毒彈頭丟回去沒必要,眼下有裝毒液的容器,餘浪用活牙枝條猛地一刺,彈頭尾部的小孔被鑽大,將毒液倒入塑料瓶裡,裝了三分之一。
“呱呱!”之前的魚叼著個白色瓶蓋來了。
這魚是懂工作滴,一個塑料瓶分成兩次領工資可還行?
獎勵一滴露珠後,餘浪將裝毒液的塑料瓶擰緊瓶蓋,以後就指望這玩意兒給員工發工資,露珠不在吸引魚的時候,往“餐坑”裡來兩滴就行。
重新觀察這個彈頭,其上也有相似的字母數字——“b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