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捷列夫站在臨城身後道,“這是我用碳合成出來的類碳纖維硬幣,它很堅硬,耐火性很好,一千五百度以下不會燃燒,抗摩擦,而且關鍵是,除了我們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複製這種錢幣。
即使是煉金術的擁有者,在缺少女媧係統的輔助計算下,想要拚湊出這樣一個碳纖維硬幣,起碼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成本呢?能量產嗎?”臨城問道。
“對於我們來說很廉價。”
門捷列夫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有機物都是含碳的,就連腳下土地都含碳,石油、植物、煤等更加是含有大量的碳單質。
碳纖維貴主要由幾方麵構成的,一是原材料目前主要的碳纖維是聚丙烯腈,跟他最類似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腈綸,以最主流的12k為例,大約2萬3萬噸。
而當時的技術,2噸22噸原絲隻能燒出1噸碳纖維。這樣的話,原料的成本就要46萬多噸,以及一整套的生產線更加是多達上億,更不說電費了。
但是煉金術可以省略這些步驟,直接將植物和土地中的碳合成碳纖維,以及動物的屍體,當然,要考慮土地的肥力。
而且,對於今後來說,玩家間的交易以後可以依靠ui,所以絕大多數的錢幣都可以儲存在銀行中,需要的碳量實際並不大。”
臨城點了點頭,靜靜的看著那碳幣,沒有言語。
雖然玩家可以通過虛擬貨幣的形式進行交易,但這個世界不隻是由玩家組成的,還有很多的新人類,他們都是沒有芯片的。
統一戰線今後會加入很多的新人類,想要跟他們進行交易,實體貨幣是必須要存在的東西。
在宏觀經濟上,實體貨幣目前也是不可替代的東西,它不可能消失,否則經濟過程中貨幣定價就會存在問題。
任何時代的基礎貨幣發行一定要有發行的範圍和時間成本,如果完全電子化,那麼貨幣信用就難以建立。
附近還有不少的非統一戰線的勢力,比如礦鎮,這些勢力存在著統一戰線所必須的資源,也都需要實體貨幣進行交易。
什麼?他們不認可統一戰線發放的貨幣?
彆忘了,臨城手裡是有鹽的,而且是相當龐大數量的鹽,在黑海,鹽可是要比油還要硬的硬通貨。
他隻要將他們擁有大量的細鹽的消息傳播出去,而想從他這裡出口的鹽,全部都需要用碳幣來購買。
那麼他們就會想儘一切辦法獲得碳幣,而炭幣怎麼獲得?自然是與統一戰線做交易,販賣他們的礦物,販賣他們的石油跟各種加工後的產品賺取統一戰線的貨幣。
這就等於說是用鹽替代黃金,當作錨定貨幣的錨。
鑄幣權在他手裡,想造多少造多少,今後內部要是超發了碳幣通貨膨脹了,還可以用這些碳幣來支付這些勢力的債務,將通脹轉移到他們身上。
米粒堅就是這麼乾的,將武器販賣給中東那些石油土豪,讓他們放出話,隻收美金,將石油與美金掛鉤,借此來掠奪整個歐洲的財富。
雖然用鹽可以直接與這些勢力交易,但相比於建立起一個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經濟係統來說,直接交易是殺雞取卵,最愚蠢的做法。
他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要交易他們的物資,而是要掌控整個地區的經濟。
鹽這種東西隻要技術進步了就很容易變的相當廉價,但在這之前,臨城可以用這些鹽去換石油,之前那個迅鷹將鹽與黃金類比,說明在這個世界上,黃金依舊具有貨幣屬性。
所以,他還可以用鹽同時去換黃金,等以鹽形成經濟體崩潰後,他就可以利用石油跟黃金來做為碳幣的錨。
以後還可以直接用貨幣當本位,形成一個無比穩固的三角結構,隨著貨幣信用起來了,那麼其餘勢力自然隻會使用他們發行的貨幣了。
還得給這貨幣起個名字,這裡過去是老大哥的地,不然就叫盧布吧,以後要是以貨幣本位,那就是盧本位了。
開個玩笑,叫碳幣是最簡潔明了的。
當然,並不能以現代世界的規則來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秩序是混亂的,比起循規蹈矩的銀行家或者經濟學家,騙子跟劫匪反而會混的更好。
如果將擁有大量細鹽的消息暴露出去,無疑會被許多勢力所覬覦,他們的想法絕對並不會一開始就是與統一戰線交易,而是直接進攻統一戰線,搶奪他們的鹽。
所以,就需要以統一戰線的戰力為基礎,讓他們忌憚,隻能通過這種手段進行交易。
在臨城將他們擁有大量鹽的情報傳播出去之前,他們一定有了立足於這片土地的力量。
而那時,臨城其實還巴不得他們進攻,這裡沒有鐵路,物資運輸都隻能靠車輛,打防守戰自然要比進攻戰簡單的多,防守戰贏了以後再反攻自然也就簡單的多。
每一場防守戰都可以削弱敵人的力量,甚至可以打反攻戰。
而那些安逸跟他們交易的勢力,臨城也會用上述的經濟手段慢慢蠶食他們。
要是他們聯合起來一同進攻統一戰線怎麼辦?
拜托,騙子跟劫匪之間能有信任度嗎?
合縱連橫這種東西都是他們祖宗玩剩下的了,閉著眼睛都能玩死他們。
說不定這種聯合軍隊,比單個的軍隊都要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