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危險遊戲!
第173章173另一個想法
“你還有另外一個想法?”
洪琉疑惑地看向辛德爾醫生。
“是的,”
辛德爾醫生點了點頭,從台下拿起一本厚厚的白皮冊子,推到洪琉的麵前,說道,“這是我寫的研究報告。”
“???
“研究報告?”
洪琉的頭上滿是問號,“這不是應該在研製出基因藥劑以後,才會寫出來的嗎?”
“正常來說是這樣的。”
辛德爾醫生說道,“所以,我這個隻是理論版的研究報告。
“但是我想,假如它能夠行得通的話,
“你那邊,就可以獲得正確的配方吧?”
“……”
洪琉接過這一厚塌紙,陷入了沉思。
他現在隻覺得,
辛德爾醫生真t的是一個天才,
他竟然連這種辦法都能夠想出來!
沒錯,
辛德爾醫生說的其實很有道理,
隻要研究報告上的數字準確,他就能夠直接獲得[e級強化基因藥劑]的配方。
因為“係統”並沒有要求辛德爾醫生一定要自己研製出一份基因藥劑來。
它隻要求,
辛德爾醫生的那份研究報告,是合理的,是正確的,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
洪琉和辛德爾醫生完全可以跨過實驗的這個步驟,直接編寫研究報告,然後依靠“係統”的判定,來確定研究報告是否準確。
如此,
他們就可以節約無數的實驗材料了。
“辛德爾醫生,
“你真是……”
洪琉搖著頭,無限感慨地說道,“你真特麼是一個天才。”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辛德爾醫生哈哈笑道。
對於洪琉和辛德爾醫生的對話,
那三個助手在以前,還會覺得洪琉是異想天開,他一個完全不懂得生物學、遺傳學的假博士,怎麼可能研製出真正的基因藥劑!
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但是現在,
他們不這麼認為了。
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博士是非常特殊的,擁有神奇的能力,以及完全超脫這個世界知識範圍的基因藥劑研究理論。
隱隱約約地,
他們已經摸到了答案的邊緣。
“事不宜遲,
“你快看看吧,是不是對的。”
辛德爾醫生說道,“我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自信,你趕快看吧,
“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確定它的準確性了。”
“好。”
洪琉點頭答應道。
然後,
他就拿起研究報告快速地翻看著,
每一頁他都隻是掃一眼——反正他也看不懂,就快速向下翻閱。
原本厚厚一摞子的報告,洪琉隻有不到三分鐘,就全部看完。
然而,
在洪琉看完最後一頁以後,
他並沒有聽到腦海裡“叮”的一聲!
是不是我打開的姿勢不對?
洪琉想到。
然後,
他又將研究報告放好,重新一頁一頁地翻閱。
每一頁上的公式、符號,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看不懂,但他還是強迫自己每一頁都大致過一遍。
如此,
在大約十多分鐘以後,洪琉終於讀完了正本的研究報告。
但是,
洪琉還是沒有得到任何信息的反饋。
“這……”
洪琉搖了搖頭,確定這份研究報告是不可能準確的了。
他以為辛德爾醫生會露出遺憾、懊惱、可惜的表情,
但是,
辛德爾醫生卻隻是微微一笑,說道“我就說我的運氣不可能這麼好,一次就成。
“事實上,這份報告裡有一個數據是我們認為有爭議的,
“我最終寫在這份報告裡的,是我認為正確的那個數據。
“不過從結果上看,我的想法是錯誤的。”
然後,
他又從桌子下麵搬出來……4份研究報告。
“我這裡還有一些,
“你可以把它們都閱讀了。”
辛德爾醫生說道。
“……”
洪琉看著桌麵上的那些研究報告,突然有一種他被算計了的感覺。
他的所有反應、想法、行為,都在辛德爾醫生的預料範圍之內。
“你還有多少份研究報告。”
洪琉歎了口氣,說道,“除了研究報告,你還有彆的辦法嗎?”
他決定主動出擊,改變一下雙方的主被關係。
然而,
辛德爾醫生咧嘴一笑,說道“沒了。”
洪琉“……”
看辛德爾醫生那雖然被識破了,但自己的陰謀已經得逞了的奸詐表情,
洪琉隻感覺自己這剛剛揮出去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於是,
洪琉麵無表情地接過研究報告,
一份一份地讀了起來。
隻是當洪琉讀完全部的研究報告以後,
洪琉仍然沒有得到“係統”的提示,
也就是說,
辛德爾醫生的這五份研究報告,全都失敗了。
“……
“都不行。”
洪琉搖了搖頭,下了結論,說道。
五份研究報告都沒有成功,
這讓洪琉多少有一些沮喪的情緒。
但是不得不說,
經過辛德爾醫生剛才那一係列的整蠱操作,
洪琉此時的情緒也被衝淡了許多。
或許在不知不覺中,
他對實驗報告成功的期待感,降落了下來。
沒有過高的期待感,
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失落感。
而不同於洪琉覺得有些遺憾,
辛德爾醫生的表情就要自然輕鬆得多了,
就連那三個助手,都沒有露出太多的可惜表情。
“看來我們設想的數據關係都錯了,
“這確實是一件讓人覺得可惜的事情。”
辛德爾醫生說道,“但是,我不覺得我們的研究方向是錯誤的,我想我們隻要不斷地調整數據比例,
“我們一定能夠研究出來正確的藥劑配方。”
這時,
米萊爾小聲說道“辛德爾醫生,我有一個想法。
“我們可以……”
米萊爾小聲地說著他的建議,
辛德爾醫生和另外兩個助手都露出了傾聽的表情。
他們平時或許會暗中較勁,想要排出一個名詞來。
但是,
在進行實驗研究的時候,
他們的心思還是會靜下來,
大家全心全意投入到研究當中。
這是他們的習慣,
也是他們的素養。
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