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小娃兒們領來了人,都是現場結賬的,或者銅子兒,或者選糖塊兒,這都是使得的。
那些本來還持懷疑態度的村人,見真的能行,便興高采烈地回去再取貨了,生怕他們走了不買了!
何老爹他們去的村子,都是距離縣城比較遠的,即使種了丈菊,也是自家留著炒吃的居多,就算是賣了補貼家用,最遠也是到鎮上,賣價兒低廉的很!
那幾個銅子兒,也隻能說聊勝於無罷了!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有冤大頭來收瓜子的消息,便如同風吹一般,擴散在山裡的每個角落。
以至於到了後來,何家人的身影不論出現在哪個村子,不多時便有村民自四麵八方趕來。
他們自家的瓜子賣完了,還有親戚呀!親戚還有親戚……
得虧這幾年種丈菊的多,一開始說是大戶人家喜歡這個花,大夥兒便跟風種,後來去賣花的時候才知道,人家真正的大戶,都有自己的田莊,哪裡會用的著他們種的這些?
幸好這丈菊種子能吃,味道還不錯,過年過節的時候用來招待客人,便不用花銅子兒買嗑牙的了!
丈菊不占地方,不耗肥料,是個省心的物種。
所以,在和縣這個地方,種植丈菊也變的普及開來。
自從何二郎歸家之後,除了前幾日,家裡人還小心翼翼地看著他臉色,生怕有什麼話說的不合適了,可內心還是惴惴不安!
方氏這個直腸子,更是慌得一批!幾乎是每晚睡前,都要跟男人嘮叨上一句,也不知道二郎的府試成績如何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放榜?若是人家放榜了,咱們還不知道可咋辦?……
何大郎被她問的煩不勝煩。一開始還能好好做答,時間長了,心裡也跟著擔憂起來。
媳婦心裡想的事兒,會不會變成真的?戲文裡說的,還有那能頂替人家卷子的?
方氏剛說時,他道是危言聳聽,大盛的律法難道是擺設?人家府衙的大人們都是傻子?總之,何大郎也跟著心慌慌。
可看到二弟兩口子依然是每日笑意盈盈,一點兒也不擔心的樣子,何大郎咽下了到嘴邊的話!老二兩口子都是有見識的,他們都不擔心,自己也不能失了兄長氣度。
好在,杜蘭月的蚊帳生意開張了,何家人也顧不得那麼些了!
何三郎還是像上次一樣,去南市找了原來的攤位兒賣蚊帳。
想不到這次,卻竟然遇到了逛街的崔氏。
崔氏很少逛街,更是很少來南市。這回是應杜老爹的要求,給女婿挑選禮物來了。
雖然這邊書鋪不多,但有不少的古董店,還是能淘到好東西的。
他們自家的庫房裡,多的是皮草、藥材,但是關於文人用的東西卻不多!杜老爹是個粗人,即使收集了也沒啥用,束之高閣反而是浪費!
如今,卻是得好好琢磨一番了!
女婿若是中了秀才,過幾個月必要參加鄉試,若是鄉試順利,明春就要去京都會試……
愁人!
按照女婿的才華,高中似乎是近在眼前了!如今在和縣,他們杜家還算讓人看得上眼,閨女也算長得不錯。可若是到了京都,那便得靠邊站了!
繁華迷人眼呀!杜老爹心中喟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