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張老相公看到他們的禮物很是開懷,直說讓她們費心了。
何二郎的心情也紅很喜悅,自家媳婦的一番苦心得到肯定,他自是非常高興的。
那些山珍海味、綾羅綢緞,在他眼裡都比不上月娘的這番功夫,看來,張家還是值得結交的。
張老相公這邊呢,既有窩心又覺得心酸,窩心的是自己桃李滿天下,能來的不能來的,都遣送下人送了厚禮,他不在意那些身外之物,隻在乎這點兒心意。心酸的是,自家兩個兒子都說是不能回家過年了。
本來,一到過年的時候,朝廷有規定,各方衙門都要封印,等到來年放完假再開印。
隻是,今年年景不好,由於荊州王造反尚未平息,加上蠻人入境燒殺搶劫,差點兒一路殺到京都,倒是讓上麵那位受了驚嚇,所以,底下的各部及其京兆衙門全都精神緊繃、不敢鬆懈。
這年還是彆過了!最起碼不能回老家過了。
這也很好理解,京都裡的官員,以世家大族、高官以及勳貴為主,這些都是當今陛下的左膀右臂,若真是到了生死攸關之時,總不能讓皇帝一個人憂心吧?
再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些世家和勳貴們,他們享受了那潑天的富貴,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這叫什麼?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所以,這次過年,陛下下了旨意,六部官員、再加國子監、督察員、東輯事廠的相關人等,一律不準出城。
既然是陛下的指令,想想頭上的腦袋和烏紗帽,肯定是不敢忤逆的。
左右就是過個年,至於祭祀什麼的,在家中簡單地祭奠一下也是可以的,相信祖宗們也不會怪罪……
於是,本來應該熱熱鬨鬨的張府,此時便有些清冷。不過,何二郎可不需要為張老相公擔心。
他知道莫名是張家已故老夫人的親侄兒,跟張老相公也是有親戚關係的,他們兩個親人一起過年,也聊勝於無。
何況,年後他便要動身去京都備考,這次來也是辭行的。
張老先生照例說了些鼓勵的話,並讓他進京之後找自家小兒即可。至於他的能耐,張老相公隻捋捋胡須,笑著說火候已到。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老何家銀子充足,再加上年後何二郎便要入京考試,這個年便被劉氏等布置的極其熱鬨,連年夜飯都比之前豐盛許多。
飯前,何族人一起對著祖宗牌位祭祀,由何大郎這個村長來唱祭詞。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荊州之地,何氏立姓!後裔朝拜,不斷香煙!今吾何氏後裔,因戰亂遷於此地……”
杏花村還沒有建立何家的祠堂,隻是趁著天氣晴朗的日子,找了一處堅固結實的公房作為祠堂,等到明年開春,祠堂是要先建起來的。他們可以風餐露宿,但是不能讓先祖跟著受累……
何大郎的唱詞唱完,這祭祀便結束了。
後頭便由各家各戶根據自己的情況擺上自己認為最為豐盛的祭品……
祭祖完畢,便可以各回各家了。
老何家飯桌上,幾個男人一起舉杯暢飲,說著以前在何家村的瑣事,回憶著在路上的遭遇,又道如今的安居樂業,一路走來,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何老爹對兒子女兒、兒媳們為這個家的付出表示肯定,又提出明年的開荒事宜,
這事兒自然是說給何大郎執行,說給何二郎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