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說的是。不瞞你說,我本來也打算帶著三郎的。他年紀也不算小了,是時候出去曆練一番了。隻是擔心爹娘不舍得給我們帶,畢竟三郎可是老何家的幺兒。”杜蘭月笑著說道。
方氏想了想,便道,“那我問問爹娘的意思?若是他們同意,你們就帶著三郎出去看看。我瞧著那孩子整天在家裡都快要長毛兒了。心裡野的很呢!
他跟你大哥不一樣,跟二郎也不一樣,我瞧著他就喜歡到處溜達,喜歡跟人談生意,腦子也靈活。隻年紀一大,說不定爹娘就要操心他的親事了,三郎正為這事兒擔心。”
杜蘭月一算,這三郎的年紀也不大呀,這般早就要操心婚事了嗎?
方氏一瞧,就知道她在想什麼,弟妹還是老樣子。
“你是不知道,那何大牛,就是你許嫂子的兒子,跟三郎是發小兒的那個,前些日子已經開始相看了。這不爹娘也開始急了,三郎如今高不成低不就的,也沉不下心去乾地裡的活計,你大哥正為此發愁呢。”
邊說邊將手下的餅翻了麵兒,一股麥子的清香彌漫開來。
“我想著若是有一日,三郎不想過這樣的日子再自己跑了,還不如主動讓他出去見識。可他自個兒出去,爹娘定然不能放心,所以若能跟著二郎和你,老兩口會同意的。”
方氏嫁過來時,三郎還是個孩子,如今她已經快孕育了三個子女,對於方氏來說,三郎跟珍娘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打小兒她可沒少看顧著。
方氏這個長嫂,真的稱得上長嫂如母了!三郎的小心思是怎麼能騙過方氏?
杜蘭月點頭道,“我曉得了,那三郎肯定是同意的。我這就去問問爹娘的意思,若是他們同意,我就把三郎給帶走。”
想到大嫂的娘家,杜蘭月又忍不住詢問了一番。聽說方家人還是沒尋到,也表示若是去了虎渠縣,定然會替他打聽一番。
方氏點頭,若是能找到家人肯定是最好的,這麼長時間也不知道家人到底是死是活。如今她也看開了,隻要爹娘跟弟弟們一家能好好活著,就算是見不到有個信兒都行。
不過,方氏心裡還是挺高興,最起碼人家二弟妹想著這事兒呢!
再說,她們在杏花村裡待著,一年到頭出不去幾回,過年過節去州府才買不算。所以,若是二弟跟二弟妹願意幫忙,那真是求之不得。
晚飯時,杜蘭月便詢問起二老的意思。
何老爹看了看三郎,這孩子的眼睛都比平時亮了。歎了口氣道,“既然如此,你便跟著你二哥二嫂出去曆練曆練。隻不過萬事都要聽他們的,不要添麻煩。你二哥雖說是當官了,但處處都有人盯著呢。”
何三郎點頭如搗蒜,拍打著胸脯“砰砰”作響,對著爹娘跟哥嫂保證道,“大家放心,我會好好跟著二哥二嫂,保證不給他們添麻煩!”
見他如此鄭重其事,杜蘭月輕笑道,“三郎是個好孩子,以前就能幫我很多忙,這回跟著我們去虎渠,我心裡高興著呢!好些活兒都有著落了,還是自己人用的放心呢。我還要感謝爹娘舍得將他給我們呢。”
這話說的老兩口心裡熨帖,瞧瞧,人家二郎媳婦多會說話呀。
劉氏半是無奈半是欣慰地說道,“二郎媳婦這麼一說,還道真是讓你占了便宜呢。三郎可要跟著你二嫂好好乾,可彆辜負了她的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