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啥,我那還有點好酒和點心,你媽在老大家,你趕緊地跟我去拿,彆讓她知道了,免得到時候又鬨。”
李父看一眼院壩,外麵沒有人,應該在屋裡。跟老父親進堂屋,李爺爺打開他收藏東西的箱子,讓李父自己選。
老爺子的東西還不少,酒、點心、糖果、新衣服,都放在一起。李父見狀一把抱起箱子“爸,都借給我用用,等我有了再還你。”
“兒子,你把酒給我留一瓶啊,其它的你全拿走都行。”
“爸,是你說的借我用用的,怎麼能反悔呢?”李父抱起箱子幾步跨出堂屋,李爺爺隻能搖頭得,啥都沒了,誰也不用惦記了!
“小玉兒,快把你爺爺的東西收起來,他要是問起,你就說啥也不知道。”李父把箱子抱到東廂交給李小玉。
家裡留下的都是一些舊的和不打眼的東西,一如回到李小玉剛重生回來時的樣子。
誰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麼呢?不能將家人置於危險的境地。
在裡屋呆了好大一會兒的李媽終於醒悟,娘家還沒通知到,她得回娘家一趟。
“我現在要回娘家一趟,必須告訴他們一聲,讓他們有個準備也好啊!”李媽對李父道。
“你到不了娘家,天就黑了,明天去吧!”李父勸道。
“不行,必須得回去,我怕晚了來不及!”
李父隻得同意,他和李媽一起去杜家。路上騎自行車能快點,帶上手電筒,晚上還得連夜趕回來。
九月中旬,全麵提倡建‘土高爐’,一時之間‘土高爐’遍地開花,工廠、學校、農村掀起股全民煉鋼熱潮。
鴨池公社的‘土高爐’建在老鷹山腳下,各個村的壯勞力全部抽調去支援‘土高爐’運轉。
老鷹山上茂密的樹木全被砍倒,不留一棵。
斑竹林的每家人都要上交鐵製品,除了農用鐵器,其它的全部上交。
想私藏,公社派下來的搜鐵隊挨家挨戶地搜,一點不留情麵。一時之間,村裡一片哭鬨聲,大多數人敢怒不敢言。
這時代的人都怕被抓起來,‘民不與官鬥’根深蒂固。一句‘鬨事就關起來’,嚇退了多少人,胳膊擰不過大腿,村裡人隻能忍氣吞聲。
家裡的鐵鍋、菜刀、門扣,隻要是鐵的東西都得上交。李小玉家同樣沒逃過相同的命運,搜鐵隊一走家裡沒留下一點帶鐵的物品。
廚房裡灶上,兩個張著黑嘴的灶口,似在嘲笑看你拿什麼煮飯?
連銻鍋都沒放過,說了那不是鐵製品還不相信,非說那也是鐵製品。能怎麼辦?愛拿就拿吧,反正以後也不能在家裡做飯。
灶上是沒辦法做飯了,還有一個瓦罐,隻能在院壩裡,用石頭簡單地搭一個灶來煮稀飯。
沒有鍋和菜刀的日子太不方便了,就象回到原始時候。無奈之下隻能煮菜稀飯,李小玉讓爺爺看著火,她去自留地揪幾片菜葉子回來,總得把晚飯對付過去吧!
下班回家的李父,見小女兒在院壩裡煮飯,就知道家裡有搜鐵隊的人來過。這件事情他在上班的時候就聽人說了,公社為了先進,硬性規定每家每戶的鐵製品都要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