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隻要安撫好被偷的長輩,就可以將自己挨打受罰的程度降到最低。
又比如有一次帝俊聖人與太一聖人帶著小金烏與小嬋娟來找紫薇談事,順便讓祂們這些小家夥互相認識交流交流。
蘆橴半哄半忽悠的拿十隻小金烏身上的金烏羽毛做各種實驗。
十隻小金烏被他忽悠瘸了,興奮的參與各種實驗。
最後身上的羽毛東禿一塊,西少一塊。
這種情況就屬於長輩來串門,結果帶來的孩子被自己欺負了。
下場自然不用多說,隻要記住,不管長輩說什麼,都要態度誠懇的認錯,然後安安穩穩的執行懲罰。
最主要的一點是,必須要與受害人打好關係,不能讓對方記恨自己。
就拿現在來說,蘆橴和小金烏們的關係就非常要好,時不時的就會互相串門。
還比如有一短時間幽冥忙著與天一博弈,無暇顧及七個葫蘆娃,便請太清老子代為照看。
而蘆橴找機會拔了老子的胡須。
老子身為聖人,若非故意,又怎麼會讓蘆橴拔了胡須?
故意而為之自然是找一個借口教訓蘆橴。
蘆橴具體什麼下場不知道。
隻知道幽冥忙完那段時間,接走七個葫蘆娃以後,蘆橴都乖巧了好長一段時間。
這種情況就屬於不要去惹你惹不起的人。
自此之後,蘆橴每次見到太清老子,不是躲得遠遠的,就是溫順得像個乖寶寶。
事實上除了太清老子以外,三清中的另外兩位聖人,蘆橴也是不敢招惹。
實在是另外兩個也不好惹。
當初蘆橴想偷元始的九龍沉香輦,駕著它在洪荒跑上一圈,畢竟這玩意看著就帥氣,很難不動心。
結果還沒成功,就被元始抓了個現行。
而元始也沒批評教育蘆橴,隻是封了他的修為,將他丟到了玉虛宮中,讓玉虛門人弟子教導蘆橴何為“德”。
那短時間蘆橴學習學的頭都快炸了。
前一天天要背十萬卷書,第二天就抽查,答不上來就言說蘆橴給幽冥與冥河丟人了,乃至紫薇的臉都被他丟儘了。
這蘆橴哪裡受得了,硬著頭皮背了萬載的書,可玉虛宮中的書籍好似沒有窮儘一般。
每兩日十萬卷書,背了足足萬載,硬是沒有重樣的。而且其中涉及知識五花八門,覆蓋單位極其廣泛。
導致蘆橴現在也算是半個百事通。
至於通天教育蘆橴的方式就更為簡單粗暴。
當初蘆橴打算偷走通天誅仙四劍中的任意一把出去耍,通天當時一點反應都沒有。
後來蘆橴想偷走絕仙劍,結果發現自己修為不夠,根本催動不了,就連拿起都費勁。
這時候通天出現,將蘆橴抓了個現行,可卻並沒有懲罰蘆橴,反而帶著他到處遊玩。
那段時間裡,通天帶著蘆橴作他以前不敢作的妖,闖他以前不敢闖的禍。
總之就是什麼事情捅的簍子大,通天就帶著他去乾什麼。
後來通天甚至慫恿蘆橴去砍天地之橋。
這可把蘆橴嚇壞了。
即便以他的修為砍不壞天地之橋,隻要敢這麼做,那絕對會被幽冥扔入輪回改造。
最後在蘆橴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百般勸說下,通天這才“勉強”熄了給天地之橋來上一劍的想法。
不過在此之後,蘆橴不管再創什麼禍,都有點提不起興趣了。
畢竟更大、更刺激的禍他都已經闖過了,還沒有任何懲罰。
與之相比下,這點小打小鬨怎麼還能讓他看得上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