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吹儘他的淚,他的眼已經乾涸,再也掉不出淚來。縱然人嗚咽,也流不出淚了。
再也流不出來了。
“娘。”辛靖趴下在雪中,冰涼的雪水順著臉滾動,他呢喃著“娘。”
他的肉和骨已經斷失的差不多了。
不論風雪嚴寒,不論刀劍加身。
他都沒有感覺了。
五十三年一過,五十四年才開始。
燕王就不行了。
他常常咳血不止,又因為軍中艱苦,也沒有休憩。京都來過幾次慰問,補藥都扔在帳裡落了灰。皇帝提過他休息之事,但燕王沒有理會。
聖旨都到了帳外,他也隻是在帳中擦著自己的刀。
他鐵馬一世,是注定要個馬革裹屍的結局。
辛靖最後一次見他,是要往北追擊大苑。辛靖已經打到了宛澤,就要破迦南,燕王要與偏東防紮答蘭部突擊。
父子倆個坐在一起。
“迦南山不好攻。”燕王對他笑了笑,“阿爾斯楞也不好打。”
辛靖點頭,手不離腰側的天道。神色深沉,眸子漆黑空洞。
“阿靖。”燕王伸直自己的腿,“來和我比一比。”
辛靖便也伸直了腿,他已經比燕王還要高了些。燕王看著他多出的那一段,在他背上輕捶一拳,“頂天柱。”
辛靖也在他父親背上輕輕捶了一下,道“頂天柱。”
兩個人一同垂頭笑,燕王後撐在地上,望著天,道“許久沒見辛弈了。”
“嗯。”辛靖想到什麼,笑道“已經不結巴了呢。”
兩人呆了一會兒,吉白樾牽了辛靖的馬站在遠處。燕王拍拍辛靖的肩,“去吧。”
辛靖點頭,起身拍了袍子上的灰,“那我走了。”
燕王點頭,辛靖就轉了身。他走了幾步,又轉回來,對燕王道“保重老爹。”
燕王笑了笑,看著他馬策北方,直到不見。
春天還沒到。
燕王就去了。
春。
辛靖到了宛澤,巍峨的迦南山橫阻麵前。跨出去,他此生就沒什麼事兒了。到了這裡,大苑戰敗,北陽軍就不用征來征去,家國安定,還有他什麼事呢。
辛靖想家。
他垂頭笑了笑,摸了摸自己明明沒動的唇角,心道回哪兒去呢?
這最後一場進攻,阿爾斯楞的雄鷹盤旋在迦南山的雲層。辛靖殺著殺著,忽然想笑。
他的刀叫天道。
這難道不讓人覺得可笑嗎。
阿爾斯楞是被乞顏部拋棄的狗,守在迦南山,如果他守不住,下一個滅族的就是他紮答蘭部。辛靖已經麻木,大苑三十二部他滅掉了多少自己已經不記得了。
似乎多一個少一個。
也沒什麼不同。
他一路殺出來,見過大苑人的哭嚎和痛苦。大苑甚至禁用“靖”字,他們怕他怕到一路隻會跑,聽到他的名字都會瑟瑟發抖。辛靖的天道沉甸甸,有刀上痛,也有刀下魂。扒開辛靖的衣衫,這具身軀已經千瘡百孔,可都不如他這顆心可怖。
他本不是這樣一個人。
何其殘酷的路。
辛靖猛然抬住阿爾斯楞的長刀,可那刀鋒依然劃過了吉白樾的眉骨。血遮擋了他的眼,吉白樾在混亂中拖著他的強弓,給了阿爾斯楞肚子上一下。
“去後麵。”辛靖的刀刃在阿爾斯楞的重壓下細微發抖,他對吉白樾道“你是弓兵,跑陣前裝什麼狗熊。”
吉白樾爬身就迅速向後撤。
辛靖翻刀還砍在阿爾斯楞的左側,被長刀迅速擋住。阿爾斯楞低喝一聲,猛然就著這個姿勢,推著辛靖向後退。
“我不會讓你過迦南山!”阿爾斯楞咆哮,“辛靖!”
辛靖後卡一步,止住退勢,他笑出聲“啊,你試試看,試試看啊老獅子!”
戰事集中在這個戰場,北陽軍和大苑,都到了最後的地方。迦南山不言不語,沉默又孤寂。
刀鋒交集,嘶喊沸天。
宛澤的水被浸得通紅,血一直在流,流成潺潺。無數人的肝腸寸斷都在這一場戰爭中,唯有切身體會,才明平定無戰事的世道有多令人夢寐。
唯有切身體會。
長刀筆直,穿過胸口的時候非常痛快,一下就足夠了。
天道砍在獅王的肩骨,卻沒能要了他的命。
阿爾斯楞在辛靖耳邊沉聲“迦南山是大苑的防線,你到這裡了辛靖。你再也過不去了。”
辛靖拔出天道,退後一步,搖晃了一下。風吹他的發,他笑了笑,翻手將天道重插在腳下的土地上。
像是劃下了一條看不見的天塹。
“一步之遙啊。”辛靖終於鬆開握天道的手,搖晃著又退後一步,看著他這把刀,“我到這裡了。”
阿爾斯楞陡然抬起拳,紅著眼朗聲大喊“大苑長眷!”
無數大苑兵舉起拳,同聲嘶喊道“大苑長眷!”
辛靖卻亦然抬起拳,大聲嘶喊“縱我身死,魂守疆土!”血大塊大塊地濕了鎧甲,他啞聲嘶喊“來日破迦南者,必是我北陽辛家子!”
身後殘兵同泣,吉白樾舉起強弓,在無數同胞吼聲中也嘶喊道“縱我身死,魂守疆土!”
北陽不滅。
辛靖挺挺的後倒下去,躺在汙泥血水裡。辛敬的那條發帶也斷在空中,他的發淩亂散下。
斷了就斷了罷。
辛靖有些無奈地想。
反正,都要見了。
春天來了。
回家罷。
北陽燕王長子辛靖,洪興五十四年春,戰死宛澤。
冬時平王凱旋,將北陽辛家獨留一子辛弈接入山陰婆娑城。太子以分接之名分割三十萬北陽軍,三津拆分,再不聞燕王府。
又四年。
婆娑城燒,平王因謀反重罪伏誅婆娑。啞巴辛弈由平定王柏九接入京都,師從大理寺左愷之。
又四年。
大苑重來。
辛弈受封燕王,與乞顏部夾擊阿爾斯楞,救上津,破迦南。登迦南,隻一言。
“破迦南者,是我北陽辛家子。”
又三月。
唐王謀反。
皇帝暴斃,太子死於亂軍之中。時燕王辛弈攜北陽軍南下江塘,與平定王柏九分定謀亂。京衛司使蕭禁於鹿懿山下為燕王蓋黃袍,跪地稱皇。
燕王順位登基。
北陽並三津,共稱“靖”。
靖者。
平定江河也。
北陽辛家·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