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2002跨時空交易!
237
對於張路的信息,蘇安十分的!
結束跟張路的談話之後,蘇安第一時間就給倪南光打去了電話。
“我打算上一套二十二納米工藝的芯片生產線,設備都是現成的,隻要有場地隨時都可以開工生產。
你對於國內高標準的無塵車間是否了解?
像我們公司現在所競標的這處廠房,作為手機的生產地沒有任何問題。
可是作為高精密的芯片生產中心,這裡的無塵標準顯然達不到要求。
我對當下的情況並不了解,你能否給我一份詳細的資料。
如果我們可以購買或者並購,那麼短時間內我們就能投入生產。
如果從頭開始新建廠房,我們二十二納米的工藝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夠投入市場。”蘇安想要摸清楚當下時空之中國內所有的,符合生產芯片的無塵車間。
倪南光沒想到蘇安的進展如此之快,這麼快的速度就要上一套來自未來科技的芯片生產線。
“好,今天晚上之前,我會把所有的資料整理好發送到你的郵箱。
除了符合標準的無塵廠房之外,還有其他的要求嗎?”倪南光問出的這句話並非代表自己的好奇,而是即將要跟上級領導彙報時,提前把所有的問題都摸清楚。
蘇安並不知道自己的背後是大領導在撐腰,否則就憑蘇安的背景跟身份,怎麼可能拿得下這一處廠房。
這家被迫搬遷的公司,直到現在某些領導還是罵罵咧咧。
畢竟公司這麼重要的資產,幾乎以白菜價的方式甩賣給的蘇安。
這些領導起初並不知道蘇安是何方神聖,雖說到現在為止也摸不清他的底細,可是當手中把玩著來自於小黃人科技公司所生產的手機時,這些領導們也隻能是選擇認命。
畢竟,這處廠房在小黃人科技公司手中發揮的作用,遠遠超過於在自己公司所發揮的作用。
就憑這一點,哪怕心中再不甘願,麵對領導的時候也不得不乖乖低頭。
除非能夠拿出比小黃人科技更加優秀的成績,否則的話就要擔負起占著茅坑不拉屎的罵名,最終還不是忍氣吞聲的給彆人讓路。
此時,這家公司還有怨言,沒想到蘇安又要搞大動作。
作為一心一意呼籲國內發展芯片的倪南光來說,自然是非常樂意見到國內有了巨大的技術飛躍。
這套二十二納米工藝的芯片一旦上市,全球所有的個人電腦將不得不使用小黃人科技的標準。
僅僅半年之前,整個國內的半導體產業,還在跟國外的公司打各種各樣的專利官司。
尤其是以vcd,dvd談企業最為慘重。
這些企業每賣出一台dvd,各種專利就要交給國外的公司十幾美金。
按照當下的彙率,這幾乎就是dvd生產企業的毛利率。
扣除掉這些專利費用之後,這些公司純利潤非常的微薄。…說難聽一點,還不如賣服裝賣蔬菜掙的多。
然而仔細看看這些公司的名稱,某某科技公司。
一個國家的半導體產業,尤其是新興的科技公司,明明大量的在出貨,在全國各地每天都在賣出他們的產品。
可是這些公司的純利潤卻低的讓人發指,國家的科技命脈就這樣被彆人踩住了脖子。
dvd作為千家萬戶的娛樂產品,或許對於千千萬萬消費者來說,並不認為這是阻礙國家發展的重要代表性事件。
可是跟dvd一脈相承的個人電腦,所有的電腦公司利潤都極其的微薄。
如果不是行政采購,讓特定的電腦公司掙了大錢,如果隻靠市場競爭,大家並沒有多少利潤。
而一些公司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不得不對電腦進行加價,甚至串聯整個行業的其他公司整體漲價。
這些公司一個個用著科技公司的名號,可是所乾的事情跟農貿市場賣大白菜沒有什麼區彆。
這些人都隻不過是二道販子罷了,農貿市場裡的菜販子隻不過是把農民伯伯的蔬菜從田地裡進行收購,之後拿到自己的攤位進行販賣而已。
而這些所謂的科技公司,他們所乾的事情隻不過是把那些真正能稱之為科技公司的產品,在自己的組裝廠內進行組裝,然後貼上屬於自己的品牌lo之後便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肩負著國內科技發展事業的民族品牌。
如今,雖然這些來自未來的科技沒有一個是國內的科技公司。
可是,隻要秘密永遠不被泄露,在當下的時空之中,這就是國內公司自力更生研發出來的科技。
沒有人可以對這些科技產品指三到四,他們除了景仰之外沒有第二條路。
隻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摧毀國外公司的壟斷,那壓在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專利大山就會逐漸鬆動,甚至不遠的將來就會發生崩塌。
到了那一天,國內的專利長城也即將出海。
任何使用種花家專利的國外科技公司,都必須要上交專利費用。
沒有人能夠例外,也是時候把曾經支付的真金白銀,一筆一筆的收回來。
不但如此,還要借助未來科技夯實這份專利長城。
不過倪南光也清楚,蘇安跟自己有透露過底細,這種透露是信任的一種最高表現。
根據蘇安的透露,以及自己看到蘇安產品的展示,蘇安所能接觸到的科技上線是2022年的民用成熟技術
在2022年,那些尚處於科學實驗室的頂級技術,蘇安應該沒辦法染指。
按照這個邏輯來推算,蘇安能拿出手的科技,頂多領先2002年不到十五年而已
就像現在的市麵上電腦所使用的芯片,大多數的芯片都是是一百八十納米的成熟產品。
可是也存在小批量九十納米的最新產品,而與此同時在實驗室中,四十五納米的產品也已經亮相,隻不過還沒有大規模商用罷了。…之前研發一百八十納米產品,以及九十納米產品的投資費用還沒有收回。
更直白的說,是九十納米產品在市麵上沒有任何競爭對手,作為掌握最先進科學技術的公司,自然是沒有強大的動力更新自己的技術。
在成熟的九十納米工藝上,恨不得賣他個十年八年。
隻要競爭對手沒有追趕上腳步,芯片設計公司就會一直原地踏步。
資本並不會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如果有足夠的利潤,任何技術都會原地踏步。
而真正催生科學技術向前發展的原動力,就是相互之間的瘋狂競爭。
倪南光信心十足的猜測,除了科學實驗室內四十五納米已經取得成功之外,在三十二納米的工藝上相信也已經開始了各種試驗。
而三十二納米的工藝,距離二十二納米的工藝已經非常的接近。
這就意味著,大家的技術差距並非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