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2002跨時空交易!
240
張路所過的生活,蘇安並不關心,也並不介意。
嚴格來說,在促進科技騰飛的這條路上,張路也算是一名功臣。
雖然說類似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勝任,但是心無雜念且能夠贏得蘇安信任的人,也就是張路這一個而已。
如果把這件事上交給國家,蘇安相信在嚴密的組織之下,隻會做的更好。
隻是,現在的蘇安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因為蘇安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所托非人。
萬一泄漏了機密,一定會有人抱著自己得不到,就要毀掉的心態來追殺自己。
要是到了那一天,天天過著逃亡的生活,那可就太悲劇了!
此時此刻,就在蘇安極短的時間內解決了資金問題之後,就在蘇安夥同張路準備把歐洲的這家芯片公司拿下時。
芯片生產線的廠房現在還處於空白狀態,隻不過相比廠房而言,蘇安更關心能否拿下這家公司。
好在張路現在的公司在南非,如果公司在種花家,雖然是二十二納米的工藝生產線,並非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七納米或者是五納米。
可即便如此,某些人也不希望這樣的生產線整體搬遷到種花家。
還好是在南非,可以非常順利的把生產線轉移到南非掩人耳目。
或許這次的收購案在短時間內會吸引一些人的目光,可畢竟不是最頂級的生產工藝,再加上南非這個地方早已被西方拋棄。
在這裡已然沒有西方的重要產業布局,在全球產業鏈裡已經屬於邊緣化地區。
在西方的產業鏈規劃中,東南亞地區負責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東地區負責能源的輸出,歐洲負責重工業環節,亞洲兩個盟友則負責高科技代工的環節。
而最掙錢的金融行業,則依舊掌握在華爾街的手中。
華爾街並非是他們吃哦讓彆人喝湯的存在,華爾街想要在金融行業上壟斷一切,其他人隻需要乾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
曾經,華爾街的資本希望種花家隻負責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要搞重工業跟新興的科技行業。
隻需要做好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即可,需要任何的高科技西方都會願意出口。
可是,隨著種花家逐漸轉型,漸漸威脅到了全球產業鏈的布局。
整個西方頓時感覺到壓力山大,他們不希望有人攪局他們已經設定好的全球商業版圖。
彆說是商業版圖不容許撼動,就是全球的垃圾處理都已經被西方世界安排的明明白白。
一直以來向全球炫耀自己是世界上最乾淨整潔的霓虹國,因為種花家不再接收洋垃圾的原因,霓虹國還短暫的出現了垃圾圍城的現象。
霓虹國隻是一個個例,大洋彼岸則更為嚴重,歐洲同樣也未能幸免。
種花家突然間宣布不再接收洋垃圾,瞬間扯掉了全球許多國家的遮羞布。
而這些一直以來打著環保旗號的國家,不願意在自己的本土處理這些垃圾,竟然選擇裝入集裝箱運送到其他國家。
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他們認為的洋垃圾隻不過是遠道而來的電子垃圾,汽車零配件,以及一些廢舊的二手家電。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廢舊雜誌跟報紙。
可是這隻是冰山的一角,真正的洋垃圾就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垃圾。
有時候還包含醫院的高致病性醫用垃圾,以及大量的死人衣物被打包裝箱發往種花家。
當種花家不再願意接受這些發達國家不想在本土上處理的垃圾時,這些國家竟然堂而皇之的對外宣布,希望種花家不要拒絕接收,而是依照全球的產業布局繼續打開港口。
自己本國的垃圾,打著環保的旗號不願處理。
卻花了一點點低廉的成本,使用海運運輸送往了種花家。
反過頭來,這些人還要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標榜自己的城市多麼乾淨整潔。
與此同時,還指責種花家臟亂差。
當垃圾禁令發布之後沒多久,人們便從各種新聞渠道上看到了發達國家的重要城市被垃圾圍城。
不過,作為傳統的列強,他們不能把垃圾送往種花家之際。
便直接下令讓海上的運輸船隊調頭,直接駛往了第三國。
就這樣,又有一些新的地區開始成為垃圾的傾倒之地。
然而,即便是如東南亞這樣的產業落後地區。
他們也不願意接受這些洋垃圾,隻可惜無論他們如何表態,運送到港口並且已經完成集裝箱卸貨的洋垃圾,那些傳統列強無論如何都不會再運走。
這些列強的傲慢,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打破他們的規定。
哪怕是丟垃圾這種小事情,也不允許任何人對他們指手畫腳。
小小的垃圾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頂尖的科技產業鏈。
在科技產業鏈的布局上,在西方列強的版圖裡,從來沒有種花家的位置。
他們不容許種花家發展頂尖的科技,更不容許種花家掌握這種科技,為此他們麵目猙獰做出許多雙標之事。
蘇安在未來見識過這些虛偽的列強嘴臉。
在高科技戰爭中打不贏,竟然使用惡心的手段,扣押了華為公主。
如果這些列強知道蘇安能從未來采購高科技,這絕對不是扣押那麼簡單。
注定了會被人滅口,甚至是切成碎片研究。
蘇安明白自己的身份敏感,這輩子恐怕沒辦法出去旅遊。
不過,好在自己的國家地大物博風景秀美,足夠自己一輩子遊覽名川大山。
哪怕是以品嘗美食的名義,也夠自己一輩子到處探索。
然而,就在蘇安沒有精力去思考芯片工廠的事情時。
上麵的領導早已經開始了布局,而且不是一家最頂級的無塵車間,而是同時開工五家。
有個成語叫做未雨綢繆,領導相信一家無塵車間,絕對不可能滿足小黃人科技公司的產能。
如果種花家掌握了全球最領先的芯片工藝,然後所生產出來的各種芯片也成功的占領了全球市場。
那麼就代表著種花家的芯片工業,將承擔著為全球搞生產的責任。
一家無塵車間,哪怕是地上五層地下五層,這也沒辦法同時滿足全球的供應。
擴大規模,有足夠的產能,這不但是一種目光長遠的膽魄,更是氣通山河的決心。
既然要做,就要一步到位,而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彌補曾經的失誤。
如果隻新建一處最頂級標準的無塵車間,萬一將來出現產能不足,就會給其他西方公司一個喘息的機會。
雖然新建最頂級標準的無塵車間花費昂貴,動不動就要二三十億美金起步。
五個無塵的車間廠房,初步估計需要一百億美金的投入。
可是,一旦能夠成功的占領全球,那麼這一百億美金的投入將會換來上萬億規模的市場。
雖然有些冒險,可是這樣的投資回報率,放眼全球也找不出第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