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我跟我爹打的柴少,這才賣得快。”應道。
聽到這話,劉大嬸眼神便是一亮。
“這意思,要是柴多的話,也能賣掉?”立即問道。
王大山想了想,“應該能吧。畢竟鎮上缺柴禾的人家不少。”
劉大嬸眼神瞬間更亮了。
眼珠動了動,接著,竟然拉住了王大山。
差點兒把王大山給嚇一跳。
劉大嬸這才鬆開了王大山,不好意思的衝他笑了笑。
“彆誤會,嬸子沒彆的意思。”
“就是想問問你,能不能讓你大叔還有二牛兄弟,,跟你們一起打柴賣?”劉大嬸終於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虧了之前從宋家買的那一千斤糧食,現在他們家在口糧上壓力沒那麼大了。
可買了糧食後,家裡的錢更少了。
這接下來還得為過冬做準備,不抓緊時間多賺點錢咋成?
大兒子已經去了碼頭做工,雖然是乾重活,但好歹日日有進項。
可小兒子,一連找了好多天的活計了,卻都沒個著落。
至於她家老頭子,都一把年紀了,更找不到活兒乾。
要能讓小兒子跟老頭子,跟著王家父子去打柴賣,好歹也算個路子。
王大山沉默,想了想,沒回話。
劉大嬸趕緊陪笑臉。
“你就當他倆是給你打下手的,工錢方麵,你賺了錢,多少分些給他們便成!”開口道。
這孩子猶豫是正常的。
畢竟打柴賣這種事,幾乎人人都能乾。
帶會了徒弟,徒弟也許就得跟師父搶生意。到時候,師父的生意,怕是得受影響。
王大山很快笑著望向了劉大嬸。
“嬸子說笑了。大叔跟二牛兄弟,要真跟我乾,我這邊自然不能虧待。”開口道。
就他眼下的情況,柴禾的確不愁賣。
如果能多兩個人幫忙,一天多打些柴,自然能多賺些。
再來,他跟爹住在劉家。
現在,劉嬸子來找自己說這事。他要給拒了,以後兩家人相處,怕是得生出隔閡。
王大山想了想。
“這樣吧,柴禾現在在鎮上的價格,是五文錢兩捆。”
“大叔跟二牛兄弟要是願意,可以半價賣給我。”
“隻用幫我把柴禾送到官道邊,剩下的,我自己看著辦就成。”
如此一來,他便隻用專心往城內送柴和賣柴便好。
有他爹,還有劉家父子幫他打柴,他每天能賣的柴禾數量,會增加不少。
劉大嬸略微沉吟。
王大山的主意,倒是跟之前宋家兒媳婦,和他們家合作的情況差不多。
他們家專心做事交貨,然後對方拿到貨後,將貨賣出去。
“隻用送到官道邊,不用送進城?”劉大嬸問道。
現今的入城費,可是不低。
板車要真裝上滿滿一車柴禾,入城一趟,就得交六文。
一板車裝八捆柴的話,一趟下來也才得四十文。
扣掉六文入城費,還剩下三十六文。
再扣掉她家老頭子和二兒子的工錢,便……隻剩下十六文了……
十六文雖然不少,可得進出城,還得走街竄巷的去賣柴。
要是搞不好,賣掉那些柴費的勁兒,興許比打柴還多。
想到這兒,劉嬸子基本已經判定,這活兒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