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把係統上交了!
原主若隻是一般人家的子嗣,紈絝些也就紈絝些,斷不至於成為世人皆知的紈絝。
而原主之所以能這般出名,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其家世特殊,二則是家中兄弟襯托的好。
原主父親桑允禮,字承德,乃是當朝從四品下國子監司業。
彆看從四品下聽著不高,但這可是京官,還是隸屬於國子監的,在國子監中權利僅次於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是什麼地方?
那是當朝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是為朝廷輸送人才的搖籃。
當朝官員,有幾個不是從國子監出來的?但凡從國子監出來的,都稱得上是國子監的門生,是國子監祭酒和司業的門生。
所以原主父親即便隻是從四品下,但其地位卻十分超然。
且值得一提的是,原主父親家世並不顯赫,乃是農耕出身,一路摸爬滾打大半輩子,才有了如今的職位。
以桑允禮的年紀和家世,再進一步已是不可能,他已經通過自己,實現了階級的躍遷,要想在現有的階級站穩腳跟,則要靠接下來好幾代人的努力。
為著不讓自己好不容易博來的地位如過眼雲煙般一朝消散,桑允禮便格外注重下一代的培養。
但不論他怎麼注重下一代的培養,那也得先有下一代才行。
桑允禮在進京趕考前,是有原配發妻的。
在高中之後,看上他這個潛力股的人自也不少。
但當朝律法嚴明,政治清明,是以一朝發達,便拋棄發妻的事,桑允禮是萬萬不敢做的。
不然他今日高中,明日被人舉報,後日他便能丟了這還沒捂熱乎的狀元之位。
不能拋棄發妻,納妾卻是可以的。
當然這納妾也有講究。
能籠絡桑允禮的,這地位就不會低了,地位一高,若是將嫡女送予桑允禮做妾,那可就鬨了笑話了。
嫡女不行,庶女卻是可以的。
用一個庶女,換一個新科狀元,怎麼都是劃算的。
於是桑允禮在高中之後,沒急著回老家報喜,而是先在京城娶了一房貴妾。
這房貴妾來頭也不小,乃是當朝丞相家的庶女。
原主母親是普通的商戶之女,字倒識得兩個,心計手段比之丞相家的庶女,自是遠遠不及的。
不僅心計手段比不得,身份地位亦比不得,除了占著個正妻的位置,再沒任何優勢。
如此優劣對比之下,原主母親也隻得捏著鼻子認了這房貴妾。
在妻妾兩全,且有著當丞相的老丈人提攜後,桑允禮開始注重起繁衍後嗣了。
且格外注重男嗣。
在如花似玉的且身份貴重的丞相庶女和普通商戶之女之間,桑允禮當然更喜歡如花似玉的丞相庶女,幾乎夜夜都宿在丞相庶女中,僅初一十五去原主母親院裡交差。
但好在原主母親爭氣,即便隻是初一十五和桑允禮同個房,也順利懷上了,隻是想當然的沒丞相庶女快。
丞相庶女先於原主母親四個月生下桑允禮的第一個兒子。
府中地位本就岌岌可危的原主母親,在知曉丞相庶女生下個男孩後,急得險些流產。
她若再生下個女嬰,隻怕在這府中,更無立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