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小知青,成為糙漢心尖寵!
薛豐年點頭“嗯,從京市來。”
“京市啊,”老婦人眼中滿是懷念“那可是大城市。”
之前老夫妻講的都是港城話,現在聽到老婦人說著蹩腳的普通話,林鈺好奇問“大娘你以前也是內地人嗎?”
“嗯,”老婦人笑笑“年輕的時候老家打仗,我就跟家裡人逃到這邊來避難,來這邊幾十年,家鄉話都快要忘記了。”
說話間後麵的菜做好了,老婦人趕緊過去給他們端菜,順便又問了問內地現在的情況,老爺子聽說他們是內地來的沒說什麼,隻做好了東西後自己拎著板凳去門口抽煙了。
冰室這會兒不忙,他們便一邊吃飯一邊和老婦人聊天,等吃過飯剛要離開時,就見街道上出現了幾個雙手插兜的小青年,正挨家挨戶的說恭喜發財。
“這是收保護費的?”林鈺問。
“你連這都知道?”薛豐年笑道“我家鈺兒真厲害!”
林鈺嘿嘿笑了兩聲,還不是他以前港劇看得多,都是從裡麵看到的罷了。
那些人很快就到了老人開的冰室,老婦人像是習慣了一樣熟練的將一疊鈔票交到那領頭的手裡,領頭的抬抬下巴示意小弟接錢,他從冰室拿了瓶豆奶,這才帶人又去了下一家。
林鈺見狀有些感慨,這也算是港城的一種特色了,起碼還要再過幾十年才會消失。
接下來的時間薛豐年再次投入到股市裡,他新買進的那幾隻股票現在已經漲的飛起,不少散戶都跟著買,這就導致股票的勢頭越來越好,港城的股市沒有漲停跌停一說,也就是說隻要股票存在就能一直上漲下跌,林鈺看著那快要漲出天際的股票問薛豐年“這種情況肯定持續不了幾天。”
薛豐年點頭“最遲後天,我準備到時候把手裡的股票都賣了。”
林鈺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現在這樣的漲幅,等薛豐年拋售股票的時候預計能翻三倍,這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薛豐年當初投進去的那幾萬塊現在加在一起已經有三十來萬了。
可想而知如果薛豐年當初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股市,現在的收益將會是什麼樣。
“你也算是個小股神了!”林鈺逗他。
“這才哪到哪,”薛豐年也笑了“跟你教我的那些比起來我還差得遠,不過我確實沒想到股市能這麼有意思。”
“鈺兒,等我把資金收回我帶你去買禮物,是我之前早就看好的。”
又過了一天,兩人再次來到證券交易所,就見這裡的人似乎比前幾天更多了。
黃經理看到薛豐年便激動的說“薛先生,你買的那幾隻股票已經漲飛了,你不知道現在外麵有很多人都在找我托關係想要買入呢……”
“那就賣給他們,”薛豐年笑道。
“什麼?”黃經理一怔“薛先生不要開玩笑啦,這麼好的股票怎麼能說賣就賣呢!”
“我沒開玩笑,你幫我賣出吧。”薛豐年道“不過我要美元,麻煩你了。”
黃經理再三確認薛豐年真的沒有開玩笑後,當即開始聯係自己的老主顧們,那些人手裡不缺美元,但這麼好的股票就是捧著美元也未必能買得到。
他速度很快,沒一會兒就聯係好了“薛先生,我們現在辦手續就可以了,半小時後我那位主顧會送支票過來,我會讓他帶您去渣打銀行取錢,您放心。”
就像黃經理說的那樣,對方很快就到了,來人應該是一名助理或秘書,他將老板開好的支票交給薛豐年“薛先生隨時可以去對麵銀行取錢,如果您不放心我可以一起陪同。”
薛豐年點點頭,幾人一同去了對麵銀行,將美元全部取出後,薛豐年才在協議上簽字,自此兩不相乾。
之所以要美元薛豐年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雖然此時國內人民幣兌美元的彙率是172,但那僅限於在國家銀行兌換,很多想要離開內地的人並沒有機會在銀行兌換大額美元,他們隻能選擇去黑市兌換,但黑市顯然不會按照銀行的兌換比例換給他們,按照薛豐年了解到的情況基本上都是1:10。
他準備帶這些美元回去京市,然後再小小的賺一筆。
不過在這之前,他要去商場把看好的禮物買了。
林鈺也好奇薛豐年想送他什麼,兩人到了一家國際品牌手表行,薛豐年讓服務員將他之前看好的那對手表取出來,“你覺得這對怎麼樣?”
林鈺一眼就認出這個品牌,雖然現在價格沒他預想的貴,但這個品牌的手表都具有收藏價值,再過幾十年甚至能達到上百萬!
“好看,我喜歡!”林鈺回答的十分乾脆。
薛豐年高興了,在他看來隻要林鈺喜歡就好,他讓服務員幫林鈺試戴了一下,又調整了一下細節,便付錢買了這對表。
“咱倆是一樣的,”林鈺很開心“回去戴的話會不會被人看出來?”
“不會,”薛豐年一本正經的保證“你手腕細就得帶這種,要不你試試戴我那塊,肯定很奇怪!”
林鈺一想也是,那到時候有人問他就這麼說,不過估計也沒什麼人會問這種無聊的問題。
賣了股票買了禮物,薛豐年和林鈺的港城之行便要告一段落了,兩人回到酒店房間,林鈺將之前買來的東西分門彆類整理出來,像美元和手表這些貴重物品都被他放進了空間,外麵除了兩人帶來的行李和一些特產紀念品外,再無其他。
他們要從這先回到羊城,然後再在羊城乘坐飛機飛回京市。
不過在這之前薛豐年還帶著林鈺去了趟工廠,那邊已經開始正常運轉了,現在廠裡的負責人是一位名叫周闊的青年,林鈺參觀了廠房的各個區域,覺得這個周闊的管理能力確實不錯,又聽說他姓周,很明顯跟周新生應該是一個家族的。
薛豐年將新進的貨物情況都告訴了周闊,兩人在辦公室裡談了小半天,林鈺則跑去車間看工人貼標簽,隻見那些人動作飛快,手下忙個不停,貼標簽、裝箱、運輸每一道工序都井井有條,林鈺覺得這管理放在他那時候除了沒機械化之外,竟然並不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