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小知青,成為糙漢心尖寵!
王母對閨女好一頓囑咐後,就把人攆回家了,按照王母的說法在娘家待著有啥用?這時候就該在老劉家待著,盯緊你婆婆的一舉一動!
王三妮聽她娘的話,把帶回來的豬肉留下後連頓飯都沒吃就走了,她現在也沒心思在家吃飯,腦子裡想的都是婆婆背地裡偷著給小叔子攢錢的事兒。
王三妮越想越著急,最後走路都變成了小跑。
與此同時,劉豐收和李蘭枝已經去養豬場乾活了,李蘭枝聽兒子說媳婦回娘家也沒說啥,劉豐收不想讓他娘跟著生氣,便沒說王三妮想要茅台的事兒。
“前幾天我跟你爹商量了一下,”李蘭枝道“咱家養豬場現在收入也穩定了,你爹的意思是你現在也成家有孩子了,作為家裡的老大不能讓你虧著,所以想問問你有啥想法沒?”
“啥想法?”劉豐收疑惑的問“娘,咱都一家人,我能有啥想法?”
李蘭枝看著傻乎乎的大兒子歎氣“你啊,話是這麼說,可我跟你爹肯定是要跟你們一起過的,等鐵蛋結婚還不知道啥時候呢,俗話講親兄弟明算賬,鐵蛋還小指望不上,但我跟你爹也不會因為你是老大就讓你吃虧。”
“我跟你爹合計了下,想把養豬場每年的收入分一下,四六分你兩口子占四,我跟你爹還有桐花、鐵蛋我們占六,你覺著咋樣?”
“我跟你爹有點錢夠花就行,剩下的留著給桐花攢嫁妝以及鐵蛋每年的學費,瞧著現在這情況我跟你爹還能乾幾年。”
“現在先這麼分著,等以後桐花嫁人,鐵蛋大了,到時候我跟你爹老了也乾不動了就退出去,養豬場是你們哥仨的咋分你們到時候再商量,養老就讓他倆按月給我們養老錢也不讓你兩口子吃虧。”
“銀蛋你還有啥想法不?”
劉豐收在腦中仔細想了一遍李蘭枝的話,他娘這麼分確實沒的說,鐵蛋還小、桐花也沒結婚,按理說他倆的錢就該家裡出,可現在爹媽這麼一分擺明了是不讓他吃虧,劉豐收對此沒有任何異議,不過對於錢放誰那,他確實有些想法。
“娘,按照你這麼分我沒問題,但這錢還是彆放我手裡了。”
李蘭枝問“為啥?你不想管家?”
劉豐收無奈的笑笑“我知道自己腦子不好使,不能像老二那樣會錢生錢,放我這還不如存儲蓄所呢,起碼能給點利息;再一個就小秋娘那樣……我怕我一個看不住都讓她劃拉老王家去,我苦點不要緊可以後倆孩子咋整?所以這錢還是放您那吧,娘我信得過您!”
李蘭枝見大兒子能說出這種掏心窩子的話來,心裡忍不住默默歎氣,銀蛋雖然不聰明可也不太傻,照他這樣發展就算以後他們兩個老的沒了,還有兄弟幫襯也不能太吃虧。
都是她生的她哪個不心疼?隻要孩子們能過得好,他們老兩口咋地都行。
“這事兒等我回去跟你爹說說,”李蘭枝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可現在小秋和小明也慢慢長大了,要是讓你們兩口子手裡一分錢都沒有,人家該說我這老婆婆不懂事了。”
“實在不行那就開工資唄,”劉豐收說“就當我倆給養豬場乾活,其他工人多少錢我倆就多少錢,這不就行了?”
李蘭枝剛才還覺得大兒子不聰明,現在卻發現這孩子也不是一點不懂,起碼這話說的就很有水平。
“你這主意也行,”李蘭枝說“等回去我跟你爹說,也不能按照工人工資開……”
“就按工人工資開沒事兒,”劉豐收道“人家能拿這錢養家糊口我也能,再說我們吃喝都在家裡又不用花錢,足夠了!”
娘倆商量好這件事後便開始乾活,而另一邊王三妮也趕回到家裡,見家裡大門插著屋裡沒人,王三妮眼珠子一轉便去了婆婆那屋。
他們家錢都在李蘭枝那收著,王三妮以前看過一回李蘭枝放錢的地方,因此進了屋便直奔炕上的炕櫃。
炕上的炕櫃沒上鎖,王三妮打開一瞧裡麵都是些平常穿的衣服,還有薛豐年以往帶回來的布料和衣裳,王三妮撇嘴,她婆婆就這樣,啥東西都想攢著,這些布料都夠給家裡人每人做好幾身衣裳的了,也不知道放在這要攢到啥時候,又不能生崽兒,圖啥呢!
把那些衣服翻到一旁,卻怎麼都沒找著其他東西,王三妮不死心又去翻找另一個炕櫃,這次她倒是找到了個木頭匣子,可惜裡頭除了針頭線腦並沒有錢,王三妮眉頭緊鎖努力思考著她婆婆能把錢藏哪去。
家裡現在起碼有一千多塊錢,這麼多錢可不是犄角旮旯能放得下的,所以肯定還在哪個櫃子裡。
王三妮正準備再去翻屋裡的立櫃,就聽院子裡傳來說話聲,王三妮下意識害怕起來,趕緊把屋裡收拾好,慌忙出去。
就見是鐵蛋帶著四個小孩兒回來,幾個小孩兒玩熱了,鐵蛋正準備給他們倒水喝。
“大嫂你在家啊,”鐵蛋朝王三妮笑笑,表情不變道“我還以為家裡沒人呢。”
王三妮的表情有一瞬間不自然,可一想到鐵蛋不過就是個小屁孩能懂啥,便恢複了以往的神情“我剛收拾收拾屋子,等下就要去養豬場那了。”
“那行,等會兒中午我做飯,”鐵蛋說“還做大碴子水飯不?”
“就做那個吧,”王三妮邊說邊回自己屋拿上乾活穿的衣裳,這才對倆孩子道“好好聽你們小叔的話,彆搗蛋啊!”
說罷轉身就走了。
鐵蛋看著身邊的四個小孩兒沒說什麼,他剛剛分明看到大嫂是從自己爹媽那屋出來的,可平時就算收拾屋子他爹媽那也不用大嫂收拾,更何況家裡這會兒沒人,他大嫂怎麼忽然就勤快起來了?
鐵蛋按耐住心裡的好奇,等四個小孩兒喝完水他才將院門關上,帶小孩兒們去後頭摘李子吃,順便想想大嫂到底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