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低聲在劉香耳朵裡交代了幾聲後,便要帶著三個報社記者往二樓的辦公室走去。
白天保安辦公室沒有人,這裡比起一樓可要安靜的多。
“來來來,三位記者老師辛苦了,喝杯茶。”
劉香很快就將茶泡好之後端了上來。
“嗬嗬,老板真是客氣了。請問你貴姓呐?”
一個拿著本子記錄的編輯向張國慶問道。
“我姓張,叫張國慶。今天我代表友誼超市歡迎大家的光臨…………”
張國慶一邊介紹起超市,一邊也跟三人聊了起來。
“真沒想到您居然還沒有十八歲呐,開起來這麼大的超市,真讓人佩服!”
三個記者都不相信張國慶還不到十八歲,直到張國慶把身份證拿出來才信張國慶的話。
聊了半個多小時,幾個記者驚人的發現張國慶年齡雖然不大,但是談吐文雅,條理清晰,而且身上也沒有一絲傲慢。
有錢的人,他們可都是見過的,但是像張國慶這樣低調的還是頭一回。
“三位,拋開公事不說,現在也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了。如果不嫌棄,要不賞個臉給老弟,一起出去吃個中飯!?”
張國慶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把三人的關係搞熟悉起來。
戴眼鏡的男的叫楊文貴,三十出頭,負責拍照。
戴眼鏡的女的叫文永華三十四五的樣子,負責采訪。
另外一個年輕點的女的叫戴娟,二十出頭,負責幫著提包。
“張總,您可是太客氣了,今天咱們采訪的談話很愉快。飯咱們就不吃了,還得趕著回報社整理排版呢。”
楊文貴擺擺手笑了笑,對張國慶說道。
“那哪行?來者是客,飯都不吃,說出去是我張國慶不會做人!文貴老哥,你們是開車過來的還是?”
張國慶問道。
“我們坐車來的,哪裡有車開呐?整個報社就一輛破麵包,還輪不到咱們開。”
楊文貴對張國慶說道。
90年,北山日報報社的福利不咋地,而且加上社長總共也就不到二十個人。
直到千禧年,報社改革被東平市的東平日報收編後才有所好轉。
“那就好了,等會我送你們回報社!這頓飯肯定是要吃的,現在我就去開車。”
張國慶帶著三人下了樓,跟劉元武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後兩人便出了超市。
“嗨喲,張總你們不愧是民營企業家,這麼好的小車都買了!”
楊文貴和文永華可是有過見識的人,桑塔納在這時候可不便宜。身價百萬的老板,才能開得起這樣的豪車。
三人上了車,劉元武發動之後便往北山酒樓的方向開去了。
二十分鐘不到,桑塔納平穩的停在了北山酒樓門口。
“咦喲?!張總,隨便吃點就可以了,哪裡要來這麼好的館子呐?”
楊文貴可是知道北山酒樓的,整個縣城要說最高端的酒樓唯獨隻有北山酒樓是獨一檔。
“國慶!元武!你們倆今天怎麼有時間過來?”
孟凡軍坐在前台,看到兩人帶著報社記者從外麵走了進來,連忙起來打招呼。
“孟叔,安排五個人的飯菜,酒的話拿劍南春,另外拿兩瓶健力寶。”
張國慶對孟凡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