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輿鴻蒙傳!
三人略作休整後,重新出發,二重山前進,前途艱險,不但有罡風,更有雷電不時在身邊炸響,越往上,雷電之威越甚,銀蛇般的雷電已經變成碗口粗細,山上巨岩被劈落,帶著下墜之威,砸向三人,三人左閃右避,險象環生。
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半山腰處,突然,一塊巨大的山岩滾落下來,不偏不倚砸向趙崇誌,趙崇誌大驚,向左側滑丈許,縮身躲避,驚魂未定之際,一道道巨雷接憧而至的劈下,趙崇誌避不可避,大呼“救我!”
話音未落,半邊身子已經焦黑一片,屋漏偏逢連夜雨,雷電尚未結束,一道極具威力的罡風正好刮過,趙崇誌身形未穩,便被罡風撕碎,瞬間化作飛灰,劉淵祭出混元鼎,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趙崇誌魂魄收進混元鼎內。
趙崇誌魂魄躲在混元鼎內,瑟瑟發抖。
“趙道友,你先在裡麵休息,想辦法恢複肉身,我等帶你前行”,劉淵道。
趙崇誌乃神靈境後期,神魂強大、實力不容置疑,修出肉身並不難,加上混元鼎內精純的混沌元氣,僅僅三日,趙崇誌便恢複肉身,隻不過較之前羸弱不少。
劉淵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暴露了混元鼎,卻也無奈,救人要緊,趙崇誌撿回一條命,躬身作揖,“多謝劉道友相救,趙某感佩莫名,日後必當重報。”
“趙道友不必掛懷,如今大家同進退,登臨仙域再說,屆時,大家團結一致,在仙域也多了一份依仗不是。”
方漸離聽聞,道“劉道友所言甚是,仙域也有爭鬥,我等凡域之人應該團結一致,自然多了活命的機會。”
劉淵與趙崇誌儘皆點頭。
經曆身死,趙崇誌看劉淵與方漸離的眼神變了,不再有敵意,反而多了一絲絲溫暖和親切。
登仙路果然凶險,難怪山腳下屍骨累累,罡風、雷電、滾石,任何一樣都可以要了他們的命,三人小心翼翼,劉淵開道,擋住前麵的罡風,方漸離斷後,二人將實力相對弱的趙崇誌護在中間。
六個月後,三人終於登上了山頂,按照劉淵推測,北山應該是三重山,他們闖過了一重山,如今來到二重山,即將進入三重山。
劉淵在路上已經將自己的推測跟方漸離、趙崇誌講了,如今三人來到這二重山山頂,見到眼前的景象,心中明了,這劉淵說得對,果然,二重山山頂就是三重山的山腳。
二重山,山頂的罡風之力已經讓三人不堪重負,如此下去,灰飛煙滅在所難免,二重山頂,三重山腳,沒有森森白骨,遍地屍骸。
橫七豎八躺著十餘具屍骸,看來能走到這裡,也算大毅力之人。
哪怕疲憊不堪,劉淵也要堅持將這十餘具骸骨埋葬,方漸離與趙崇誌已經幫不上忙,氣喘籲籲的藏身岩石拗口處,躲避猛烈的罡風,看著劉淵挖坑,埋骨,劉淵不屈的意誌和剛毅的神情,讓二人心生敬意。
埋骨,足足花了七日,暴露於罡風下,難度可想而知。
劉淵在挖掘墳墓時,也不忘拿出仙晶,給二人補充靈氣、元氣。
劉淵沒有休息,繼續前進,直到此時,趙崇誌和方漸離才清楚,劉淵的實力遠在他們之上,當初一劍斬殺南山王,並非偶然,也非運氣。
“方道友、趙道友,還有最後一重山,俗話說,仙道難,難以上青天,今日,我們就從這裡上青天,登臨仙域。”
劉淵意氣風發,豪氣萬丈,根本不把眼前的艱難困苦放在心上,大道,無上大道,需要大無畏的精神,砥礪前行,不死不休。
三年,整整三年,當三道傷痕累累的身影,手腳並用,登上山頂之際,一道霸道的聲音帶著威壓傳來“凡域之人,不得登仙,滾!”
聲音如洪鈡,伴隨著一道淩厲的罡風之力,拍向三人。
仙力,仙人之力,這裡有人把守,不讓凡域之人登仙,三人曆儘千辛萬苦,到頭來,竟是這般結局,屈辱、不甘、憤怒同時在三人心中爆發。
劉淵意動、心動、劍動,心劍斬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嗯?大膽,找死!”
一道劍光至,劉淵早有準備,將方漸離、趙崇誌收入混元鼎,神色一凝,時間法則催動,劍光一閃。
“啊!”一聲慘叫劍光與身影消失的無影無蹤。
劉淵見自己左臂處,劍傷深可見骨,人仙境,果然厲害,自己的時間法則之下,依然受傷,看來此人實力強悍至極。
劉淵遁入山石之中,跳進混元鼎,修複傷勢。
“剛才何人,一聲暴喝,我等已經心膽俱裂,差點就死了”,趙崇誌心有餘悸。
“此間仙人,阻我登仙,今日我劉淵登仙,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劉淵麵色陰沉,大義凜然。
走到這個地步,他沒有退縮的道理,千難萬險,唯有前行,當此一途。
劉淵恢複傷勢,再次越出岩土,走向山巔。
眼前,山巔處,一道光幕出現在三人麵前,光幕背後,仙音渺渺,仙氣濃鬱,隱約可見仙域的山川河流、廣袤仙境。
劉淵不屈,赤霄出,一劍斬向光幕,光幕紋絲不動,劉淵怒極,連斬數千劍,虎口鮮血橫流,光幕出現極小的細紋,瞬息恢複如初。
此情此景,讓人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