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四年七月十七,王守仁率軍十八萬,號稱三十萬兵臨南昌。
自古打仗報人數都是吹牛不上稅。王守仁沒號稱八十萬大軍已經算誠實了。
當日夜,王守仁準備攻城。攻城前他將自己手下的六大悍將——六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叫到了自己麵前,下了一道嚴令。
“客家兵為前鋒。一鼓令,附城。二鼓令,登城。三鼓未登城,殺兵。四鼓未登城,殺將。”
一眾客家兵個個赤紅著雙眼,準備打一場惡仗。
要知道,南昌既是古城又是重鎮。城堅牆厚。若留守南昌的叛軍負嵎頑抗,客家兵作為攻城前鋒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然後所謂的“惡仗”開始了。
子夜時分,三千客家兵借著夜色的掩護來到了城下。第一通軍鼓響起,眾人開始附城,將雲梯靠在城牆上往上爬。
戰鼓一響,守城的叛軍發現無數人黑壓壓的附城。他們直接扔了刀槍,下了城牆跑入城中四處躲藏。
不及兩刻,客家兵打開了南昌城的大門。
王守仁跟六位手下騎著高頭大馬,氣宇軒昂的進了寧王的老巢。
王守仁進城後,最擔心的不是城內有叛軍負隅頑抗。他最擔心的是自己招募的那群盜匪。
於是他下了嚴令:“殺百姓者,如殺我父母,立斬;淫女子者如淫我妻女,立斬;搶劫財貨者如掠我家產,立斬。”
我們搶寧王府的東西,你王巡撫總沒話說了吧?
黎明時分,盜匪們衝入寧王府,將寧王府搶了個乾乾淨淨。寧王府中留守的那些妃嬪、侍女也遭了殃。
完事兒盜匪們放了一把火,把寧王府燒了個一乾二淨。
王守仁治軍嚴明。盜匪們耍這種小聰明他怎能容忍?他一氣殺了十幾個領頭的盜匪小頭目。
嚴明軍紀之後,他開始了等待,等待寧王一方的消息。
果然,寧王聽聞月定眼子被王守仁捅了,立即率領主力回師。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此刻平叛軍該加固城防,以逸待勞,等叛軍來攻。
然而王守仁卻反其道而行之,決定大軍西行,與寧王主力決戰。
兩股大軍最終在鄱陽湖相遇。
鄱陽湖見證過大明王朝的崛起。當年正是在這裡,朱元璋的大軍擊敗了陳友諒主力,一舉奠定了江南霸主的地位。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二。兩軍在鄱陽湖邊陷入對峙。
王守仁和寧王都沒有在鄱陽湖上進行水師決戰的意圖。無他,雙方都沒水師。
他們不約而同的準備在岸邊以陸戰贏得勝利。
七月二十三深夜。王守仁決定出擊!
他派出了吉安知府伍文定作為奇兵,夜襲寧王大營。平叛軍中戰力最強的三千客家兵,全部交給了伍文定。
伍文定一旦失敗,則平叛軍會精銳儘損。
伍文定趁著夜色帶兵摸向寧王的大營。行至半途,卻迎麵撞上了寧王叛軍,叛軍人數足有三萬。
原來,寧王也計劃今夜派主力突襲王守仁的大營。
三千vs三萬,優勢不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