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督察院禦使嗎?
她自己頂多算個言官編外人員。
但是人家那可是實打實的。
更彆說身邊這位韋琮,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他曾經以一己之力,參倒了三個伯,一個侯,三個正三品大員,以及其餘官員數不勝數。
聽說,他最近摩拳擦掌,準備參一本顏國公府,好讓他的履曆再添輝煌的一筆。
宋瀾衣和煦地打了個招呼,“早上好啊,韋大人。”
聽到這聲音,韋琮的眉毛顫動了一下。
他以一種略帶複雜的眼光,看向宋瀾衣。
這就是藥聖要他好好關照的宋瀾衣?
這就是藥聖信封中所說,性子羞赧靦腆,單純善良的宋瀾衣?
這就是藥聖口口聲聲說,被顏家欺負的宋瀾衣?
可是現在看來,這小丫頭,一點也不靦腆,活潑開朗得很。
而且據他昨天打聽來的消息,宋瀾衣和顏清風對戰,一點虧都沒吃。
哪裡可憐了?
韋琮輕咳兩聲,矜持道,“宋大人也安好。”
說完,他就像是不經意地問起,“聽說昨日宋大人與顏家小子起衝突了,不知宋大人可還安好?”
宋瀾衣覺得,韋琮這個人會來事。
她剛要說這話呢。
她當即就笑道,“韋大人心係萬民,哪怕事務繁忙,也抽出時間,來關注一些市井民生。都說見微知著,管中窺豹,從中就可看出韋大人關注民生,心係百姓,堪為一代肱股之臣。”
韋大人:……你是言官還是我是言官?你這小嘴抹了蜜一樣,比我還能叭叭。
韋琮真覺得宋瀾衣去翰林院修書算是屈才了。
有這個本事,當然應該來他們督察院啦。
兩人聊著聊著,就算韋琮對宋瀾衣抱有審視的目光,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宋瀾衣確實有資格去翰林院。
但是學識淵博,見世麵廣,所學精通這三點,就足以讓人望而生歎。
等到宋瀾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也不再談論,而是學著眾人的樣子,低下腦袋,等待早朝的來臨。
朝陽在地平線上躍動,直到某一時刻,大日像是沐浴金光一樣,猛地從地平線上跳出。
大日光芒順著太和殿的簷角,照射在宋瀾衣的臉上,淡淡的,沒有溫度,隻有一種威嚴不可侵犯的感覺。
就好像意味著這個世俗中,最巔峰而至高無上的權利。
天照帝大馬金刀,坐於太和殿內的龍椅上。
於是遠遠的,就聽到一陣尖銳的聲音。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底下沉默了片刻。
有人躍躍欲試,想要說什麼,但卻按捺著性子,沒開口。
直到過了一會,顏國公才神色複雜地站出來,歎了口氣,沉聲道,“老臣要彈劾……翰林院宋瀾衣。”
天照帝聽到這話,沒有露出訝然的神情。
他反而與身邊的內侍對視一眼,笑容中有著果然如此的意味。
天照帝微微向後依靠,調整了一下姿勢,以一副聽故事的態度,懶洋洋道,“顏國公對於元嘉有什麼想法嗎?”
聽到“元嘉”二字,顏國公一怔,心頭湧起不好的預感。
陛下已經……這麼信賴這位宋瀾衣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