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老見人來齊,於是說道“既然人已來齊,馬夫人便將事情從頭說一下。”
馬夫人聞言,似是想起傷心之事,哽咽低泣起來,道“小女子在檢點先夫遺物時,無意間在他收藏拳經之處見到一封用火漆密密封固的書信,封皮上寫道餘若壽終正寢,此信立刻銷毀,拆信者即為毀壞遺物,令餘九泉不安,餘若死於非命,此信立刻交給本幫諸長老共同拆閱,事關重大,不得有誤。”
“先夫寫的鄭重,定是事關重大,本想立刻呈上遺書,諸位長老與幫主卻來了江南為先夫報仇,我便將此信交給了徐長老。”
眾人看向徐長老,徐長老說道“馬夫人送來此信,正巧單正單兄也在場,我擔心事關重大,於是先行拆信信中內容令老夫意想不到,此信關乎本幫氣運,以及一位英雄豪傑的名聲,為了慎重,我便將與寫信者頗有淵源的譚公、譚婆、趙錢孫請來,此事趙錢孫親身經曆,請趙錢孫兄弟來講吧。”
趙錢孫見徐長老讓他言明當年之時,臉色大麵,渾身發顫,嘴中小聲嘀咕,卻發出不一個字來,顯然此事令他難以啟齒。
“阿彌陀佛!此事已經過去了三十年,為何還要重提?”一位方頭大耳,形貌威嚴的老僧緩步走進林中說道。
“天台山智光大師來了,三十年不見,風采依舊。”徐長老迎接道。
智光大師在武林名頭不顯,但隻要知道底細的無不肅嚴起敬,他當年曾經發下宏願,漂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之地,采集異種樹皮,治療兩廣一帶無數感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大病兩場,武功全失,但恩惠百姓,實乃當世活佛。
大理段家向來崇尚佛法,智光大師的事跡很早段晟與段譽便有聽說,聞聽是智光大師前來,忙上前見禮。
“智光大師,此時關乎本幫百年基業,望大師明言。”徐長老將信件交給了智光大師。
智光大師閱讀了一遍信中內容,搖頭歎道“事已至此,也沒有隱瞞的必要,當年之錯老衲至今愧疚於心。”
“咱們為國為民,沒有錯!”趙錢孫道。
“錯就是錯,何必自欺欺人?”智光大師與趙錢孫也已經有三十年未見,但此次見麵,卻沒有老友相逢的喜悅,臉上都是苦澀。
“三十年前,中原豪傑接到消息,有一批契丹武士要去偷襲少林寺,盜取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少林寺絕技乃中土武學瑰寶,契丹大宋年年征戰,若是少林絕技真的被搶奪去,傳播軍中人人操練,大宋官兵如何是其對手?”智光大師陷入回憶中,娓娓道來。
“當年中原豪傑自發組織,前去雁門關打算伏擊契丹人,共計二十一人,大家推選出一位帶頭大哥,帶頭大哥武藝卓絕,地位尊崇,大家奉他號令行事,這批人我與趙錢孫皆在其內,除此之外還有當時的丐幫幫主汪幫主,萬勝刀王維義等人。我們在雁門關外伏擊,當日天色已晚,發現果真有一批契丹武士駕馬而來,我們大家都以為對方便是前去偷襲少林之人,於是不問緣由,不報名號直接下手偷襲,一番偷襲直接斃命大半人數。待大家親身搏殺才發現契丹隊伍當中居然有嬰兒婦人,這批契丹武士武藝不凡,大家殺紅眼,誰也不曾在意這點,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慚愧至極。”
“我們人多勢眾,對方又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如何是我們的對手,我們原本以為這位婦人亦是高手,立馬分出人馬去殺那婦人。”說道此處智光大師突然製住了話頭。
大家此時專心聽智光大師細說當年之事,突然間智光大師不再言語,都看向他,隻見大師原來虎目含淚,已經哽咽。
“不料那婦人絲毫不會武功,被當時在場豪傑一刀砍翻在地,斃命當場,!”
“這怪不得你,這怪不得你!”趙錢孫忙勸解道,雖這樣說,但一臉的懊悔之色,顯然他也十分內疚。
智光大師衝著趙錢孫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契丹武士當中有一位絕頂高手,起初他隻奪我們的兵刃,並不傷人,可惜當時我們並未察覺,當他見婦人慘死,大發雷霆之怒,我們在場二十一人居然無人是他一合之敵,此人掌力渾厚有排山倒海之威,也是我命大,他一掌襲來並未命中要害,讓我撿了一條命。”
“一場血戰,我們二十一人除去汪幫主、帶頭大哥還有我和趙錢孫之外,皆已斃命,當時我們四人多已昏迷,唯有我上有一絲意識,隻見這位契丹武士先是抱著婦人與嬰兒痛哭,隨即已指為筆,在石壁上頦下文字,抱著婦人嬰兒跳崖而去,誰知在最後關頭,卻聽到了嬰兒哭聲,原來嬰兒並未死,那跳崖男子已經跳崖卻仍是用力一拋,將嬰兒又拋了回來,正好落在一具屍體上,從而沒有傷到嬰兒。”
智光大師將話說的這裡,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極為難看,已指化筆,這種手段在場無人能夠做到,僅此一點就可隻此人武功已至臻境。
“當我們從昏迷當中醒來,細細思量,都覺此事大為異常,前去少林盜取武學,沒有道理帶著一個不會武功的婦人,於是我們將契丹人刻在石壁上的契丹文拓印下來,找一位認識契丹文的人給我們翻譯,當我們知道其中內容,心中萬分愧疚。”
“他寫的是些什麼?”有人好奇追問道。
智光大師搖頭道“汪幫主與帶頭大哥身份超然,恕我不能相告。”
智光大師說著看向喬峰繼續道“我們對雁門關一事心中有愧,於是救了那名嬰兒,最後商議將嬰兒撫養長大,算是彌補萬分之一過失,嬰兒被我們交給了少室山山下的一農家夫婦撫養。”
喬峰聽到此處,嬰兒身份已經猜測出十之八九,顫聲道“那農家夫婦可是姓喬?”
“沒錯,那農人姓喬,名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