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晟皇子!
玄寂與玄痛目送段正淳一行人離開,玄痛微微蹙眉,說道“這次大會天下武林人士齊聚咱們少林,山上禪房本就不多,何故讓鎮南王帶如此多人上山?”
玄寂合十稱道“鎮南王身份特殊,不比咱們武林人士,一國王爺身邊不管如何都要有扈從隨行,這種事情早就見怪不見,師弟何必計較,再說了這次還有一位皇子一位世子,但有絲毫差池,咱們少林寺都脫不得乾係。”
“師弟並非是計較這些,而是擔心罷了,那晟皇子與喬峰是結拜兄弟,眾所周知,此次他們段家來少林寺,到底為何而來,尚不可知,這次大會說不得喬峰父子會來搗亂,段家又有這麼多人,萬一來個裡應外合,我少林恐有危難。”玄痛是擔心段正淳他們此來很可能是搗亂的。
玄寂麵色慈和,微微一笑,不以為然道“師弟多慮了,大理段氏行事風格天下皆知,絕不會做這等事情,再者說咱們少林與天龍寺同屬佛門,交情之深厚可不比一個喬峰來的弱,就算情況真的如你想的那般糟糕,咱們少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玄痛合掌念聲佛號“師兄說的事,師弟執著了。”
上山的路要安靜許多,沒有了那麼多的武林人士,能夠在少林寺住宿的都是武林耆宿,人數算不得多,很多人都被安排在山下村子居住,零零散散的可見到不遠處有成群武林人士結伴爬山,身邊有少林弟子引路,像段正淳他們這般一大幫子人還真的很少見。
少室山景色清幽,鳥獸啼鳴,宛若仙音,或許因為少林寺的緣故,整個少室山都沾染佛氣,走在其間隻覺心曠神怡,大家邊賞景邊爬山,倒也不覺得累,不自不覺見到前方有座涼亭。
“有涼亭,咱們歇息歇息吧,累的我的腿都要斷了。”阿紫埋怨道,一臉委屈表情。
一行人中除了阿紫與阮星竹武功羸弱,其餘人都是內力武功出類拔萃之輩,爬山這種事情實在累不到他們,段正淳見阿紫與阮星竹額額頭見汗,氣喘籲籲,說道“馮老哥,咱們到前方涼亭歇息片刻如何?”
“哈哈,正有此意,我正有些口渴。”馮金石附和道。
石毅則一臉驚奇的看著阿紫,他哪裡聽不出來阿紫的女聲?一路行來,他一直覺得段正淳身邊兩位男子有些不對勁,皮膚太細膩了,五官精致,而且身材嬌小,動作行為沒有半點男子氣,雖說晟皇子相貌俊美勝女子,但眼神舉止,都充滿了陽剛氣,這兩位公子就差的十萬八千裡遠。
阿紫與阮星竹一路為了不惹人注意,都不曾言語,這不是阿紫累的不行才憋不住開口說話,她若是在不說話,恐怕段正淳他們還要繼續前行。石毅此時斷定這位說話的絕對是女扮男裝的女子,立馬想著跟師傅說,前往少林寺帶女眷,這也太大不敬了。
“師傅……”石毅剛開口,馮金石向著他看去,見石毅目光落在阿紫身上,知道他要說什麼,不等他開口,立馬虎目一瞪,將石毅的話給瞪了回去,馮金石哪裡看不出來段正淳身邊有兩位女子?
彆說他了,就算是玄寂與玄痛都看出來了,就算看不出來,難道身上的胭脂味聞不到,現在才發現真是一個木頭。
對於馮金石師徒二人的異常舉動,大家都當做沒有看到,阮星竹俏臉緋紅,不好意思,狠狠剮了一眼阿紫,阿紫則不以為然,瞪了石毅一眼,眼神挑釁意味十足,弄得石毅不知所措。
涼亭並不大,亭旁有一棵蒼勁鬆柏,亭內有個圓形石桌,有兩人正在駐足休息,一位年輕人,一位中年人,兩人應該是師徒關係。
段正淳在亭外抱拳道“可否容我們也進亭休息片刻?”
中年男子相貌堂堂,一身儒氣,像一位教書先生,左手持白紙扇,聞言請道“有何不可,涼亭本就是與人方便之用。”
段正淳道一聲謝,帶著阮星竹與阿紫進亭,涼亭可容十人休息,段晟、段譽、馮金石師徒二人都進亭休息,一下子涼亭便塞滿了人,李氏三雄與家將則在廳外鬆柏下避陽。
亭內石桌不過有四個石凳,被中年男子與年輕人占去兩個,剩下兩個段晟一行人並未坐,而是坐在了涼亭木製圍欄上,圍欄以寬木製作,可做凳子來做,為的便是人多的時候使用。
段晟正巧不巧的與石桌旁的年輕人相對而坐,年輕人穿了身白色儒衫,相貌普通,一臉溫和之相,尤其一雙眸子漆黑有神,如星辰一般,閃著光彩,令人一見難忘。年輕人見段晟看他,微微點頭一笑,段晟點頭回應,兩人不見言語,再無交集。
大家都帶有水壺,喝水解渴,這個時候聽到馮金石衝著中年男子抱拳道“恕在下冒昧,閣下可是有著‘劍秀才’之稱的曹民安?”
馮金石此話一出,段正淳神情微怔,中年男子麵露微笑,點了點頭抱拳道“正是在下,不知這位英雄名號?我們可曾見過?”
馮金石見對方承認,露出喜色,忙說道“哪敢與閣下高攀,隻不過我有位朋友曾見過閣下,說‘劍秀才’常年執扇,扇無筆墨,扇骨卻刻有字跡,剛才無意看到,便猜想閣下身份,沒有想到會猜準,今日得見閣下,真是我馮金石幸事。”
中年男子看了看白紙扇,嗬嗬一笑,道“見我曹民安何來幸事一說,不過是一介無用書生罷了,閣下叫馮金石,可是少林寺家弟子,有‘刀槍不入’之稱的那位?”
“正是在下。”馮金石能夠見得“劍秀才”看樣子很是榮幸,言語熱情。
“這位英雄可方便告知名諱?”曹民安向著段正淳問道。
段正淳抱拳道“不敢當,大理段正淳!”
曹民安沒有想到是大理鎮南王,劍眉微挑,露出驚訝之色,說道“大理鎮南王威震江湖,今日得見兩位英雄,對我曹民安才是幸事。”
“這段日子大理出了為年輕高手晟皇子,不知道晟皇子可在場?可否有幸見睹風采?”曹民安在段晟與段譽身上打量。
“在下段晟,見過前輩。”段晟起身行禮,對方年紀與段正淳一般,身為晚輩自然要鄭重些。
“都說晟皇子玉樹臨風,器宇不凡,今日得見果真不假。”曹民安誇獎一句,段晟自是不驕不躁,這樣的誇獎他簡直聽得耳朵都要長繭了。
“不敢當。”段晟並不認識這位“劍秀才”所以打個招呼便退下來,由馮金石與段正淳與之打交道。
聊了盞茶功夫,得知曹民安身邊年輕人是他的弟子,名叫王明晏,他們這次前來少林,打得主意與馬真師兄妹三人一般,隻圖長見識,並不參與討伐喬峰,因為曹民安要等人,所以不急上山,段正淳一行人則先告辭離開。
當距離涼亭頗遠時,段晟有些好奇問道“二叔、馮叔叔,這位‘劍秀才’是何方神聖?”
閒聊時見馮金玉與段正淳對“劍秀才”言語熱情,多有欽佩之意,心中便好奇,此人何德何能被如此對待?馮金石還罷了,二叔可是堂堂鎮南王,什麼樣的人物沒有見過,為何今日麵對“劍秀才”有些熱情的過頭?
不光段晟好奇,大家夥都是如此,若是名傳天下的高手,李氏三雄闖蕩中原多年,應該聽說過才對,結果卻從未聽過此名號,心中難免嘀咕,難道是退隱的高人?
段正淳捋須輕笑道“曹民安可是了不得的人物,頗具傳奇色彩,山東人士,家境貧困,十五歲便中了秀才,被譽為神童,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好景不長,全家被匪徒洗劫,僥幸被一位高人救得一命,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於是棄文從武,武學天賦極高,短短十年時間便成為江湖上一流高手,懲奸除惡,劫富濟貧,深受江湖人士敬重,很多人對他欽佩有加,有好事之徒打聽出了他的出身,於是便有了‘劍秀才’的名號,當年‘劍秀才’風流倜儻,瀟灑不拘,不知道引得多少女子傾慕,不僅如此,就連我們這些同輩之人,對他也是敬重有加。不過近十年來他很少踏足江湖,所以名氣不顯,但我們這一輩的人卻是永遠忘不掉他的。”
眾人聞言大為驚奇,看段正淳與馮金石的表情,看來當年也是“劍秀才”的粉絲啊,段晟對這位“劍秀才”刮目相看,能夠引得段正淳這般敬佩,“劍秀才”當年風流可見一斑。
待到大家看到少林寺三個字的時候,正值驕陽高掛,寺門處有少林弟子接待來客,有兩位身披袈裟的得道高僧主事,大家向著寺門口行去,路上段正淳給大家介紹兩位高僧道“晟兒譽兒,左邊那位是達摩院首座玄難大師,一手‘袖裡乾坤’絕技名震江湖,身邊的是玄生大師,兩位都是前輩,萬萬不可無禮,尤其是阿紫,決不能在佛門清靜之地刮噪。”
最後一句是警告阿紫,雖說女扮男裝瞞不過這些高僧的火眼金睛,但若是毫無顧忌的大聲喧嘩,則是對少林寺無禮了,少林寺可以裝作沒看到,但你自身也要收斂。
段晟與段譽自是受命,阿紫則撇了撇嘴,可能是因為被少林寺這位千年古刹佛氣所染,乖戾之氣大為收斂,沒有出口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