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悲憤無比。
聽起來就像是隻要一動太學院,整個大晉江山便會在瞬間崩塌。
而隨著聲音在殿內響起。
刹那間,又有數名禦史站了出來。
他們的意思無非就一個,太學院不能改,否則大晉江山動輒傾覆。
看到這一幕。
老皇帝的眼中閃過幾分冷意。
這幫禦史他還不清楚,口口聲聲喊著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實際上不過是太學院改為大晉學宮,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所以才會表現的如此悲憤,
想到這。
老皇帝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
“朕心意已定。”
“爾等無需多言。”
老皇帝開口,語氣無比堅決。
他現在所想的事情。
就是在死之前,儘可能的替子孫把路上障礙全都除掉。
否則等到將來新君繼位,為了政權安穩過渡,必然要施恩於天下,可這得罪人的事總的有人來做,那還不如自他伊始。
“陛下,萬萬不可啊!”
“若您真要獨斷專行,行此危及江山之舉,臣寧願一頭撞死在大殿之上!”
一名禦史梗著脖子大聲喊道。
這一刻。
他好似代表了光。
但可惜,老皇帝並未因此動搖半分。
“哼,危言聳聽。”
“妄圖壞我大晉江山社稷。”
“來人,拖下去,廷杖四十,革去官職,貶為庶民,終身不得複用。”
老皇帝沒留絲毫情麵。
這幫都察院的禦史,整日隻會嗶嗶,半點實事不做。
如今在朝堂上竟還敢以死相逼,真當他的刀不鋒利嗎?既如此,那便正好殺雞儆猴,讓丞相和宗室那幫人知道什麼叫做聖心獨裁,乾綱獨斷!
而此時。
秦輔站出來替這名禦史求情。
“陛下。”
“蘇長歌擅自殺害朝廷嫌犯,逼死藩王,也不過罷黜一身官職。”
“王博聞身為都察院禦史,勸諫君王乃是本職,剛才隻是為國擔憂,才說出的氣話,懇請陛下寬宏大量,寬恕其罪。”
秦輔開口,故意搬出蘇長歌來。
表達意思無非一個。
同蘇長歌的罪名相比,王博聞隻不過秉公直言,廷仗和罷官未免太重了。
聽出此意,老皇帝冷冷一笑。
“楚國公有大功於大晉,天下萬民請命求情,他也配與楚國公比?”
“來人,帶下去。”
聲音響起的一刹那。
殿內文武百官的臉色瞬間變了。
顯然沒想到。
老皇帝的態度竟如此堅決。
本以為像之前那樣,給個台階就好了,多少還要在乎身後名聲。
但現在這樣子。
活脫脫一個聖心獨裁的暴君。
而秦輔聞言也未說話,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名為求情,實則故意激怒陛下。
一個小小的禦史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但陛下因這件小事而處置禦史,再聯想到赦免蘇長歌,肯定會引來諸多人的不滿。
即便現在迫於皇權,敢怒不敢言。
但隻要等到一個恰到時機。
這股不忿就會從一下爆發出來,到時即便是皇權也要退步!
至於為何要如此做。
乃是秦輔明白。
蘇長歌明麵上得到的是民心和天命支持,實際上最大的支持是皇權。
正因如此,如果想打壓蘇長歌,必然要對抗皇權和民心,民心好辦,分而化之即可,但皇權必須要想辦法壓製住。
也就在這時。
禦史王博聞見老皇帝心意已定。
想到自己這身官職,反正也快要被罷免,還不如趁現在過過嘴癮。
如此一來。
待到將來丞相扳倒蘇長歌等人。
憑自己今日的表現。
官複原職、享譽文壇都是小事,甚至說不定從此平步青雲,入朝為相。
“昏君!昏君啊!”
“大晉學宮必為天下紛亂之始!”
“爾今日不聽良言,如此倒行逆施,來日必將作繭自縛,自取其禍!”
在快被帶下去前,王博聞當即對著老皇帝破口大罵,頗有一副古之諍臣,規勸無道之君的感覺,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
但他並不怕。
畢竟大晉向來優待士大夫。
此外,在他自己看來。
自己罵的這些話可謂是恰到好處,一旦應驗,直接坐實諍臣的名號。
龐然隻會覺得他王禦史早有先見之明,要是當初聽他的話,這一切根本不會發生,僅憑此一事,他將來必定名留青史。
然而,王博聞卻沒有注意。
老皇帝眸中。
露出無比駭人的殺意。
這禦史的小算盤,自然是瞞不過他,無非想借廷仗和罷官博個公正直言的美名。
既然如此,那朕便成全你。
“都察院禦史王博聞。”
“當朝辱罵寡人,目無君父,詆毀朝政,心懷叵測,此等奸佞留之無用。”
“來人,拖下去斬了!”
老皇帝開口,語氣冰冷至極。
既然是殺雞儆猴。
那也就無所謂是罷免官職,還是真殺。
而且他也不怕這群人抱團,畢竟成立大晉學宮,隻是有損秦相這一派人。
對廣大士紳、宗室親王根本沒半點影響,他們抱團隻是為了對付蘇長歌,而不是對抗皇權,必然不會專門為此出頭。
而此時,伴隨聲音響起。
文武百官都懵了。
王禦史剛才的話的確過分,但也不至於一言不合就殺人的地步吧。
不隻是他們,王博聞也有些被嚇到。
但這個時候求饒。
剛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白費不說,還要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再者,丞相肯定會出言幫我的。
於是王博聞裝作一副錚錚鐵骨的樣子,梗著脖子,滿臉不忿的大聲喊道“老而不死是為賊!你這無道昏君,今日莫說是殺了我,你就算夷我三族又如何!”
他之所以說夷三族。
乃是自古以來。
被夷三族者皆是罪大惡極之人。
老皇帝愛惜名聲。
肯定不敢對他三族下手。
否則等到其死後,必定遭後人非議,扣上個殘暴不仁之名,
這一波,他可謂是算的死死的。
而聽到他這番話。
滿朝文武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他。
臥屮,這麼硬氣的嗎?
就連秦輔都暗暗有些吃驚,自己手底下竟然有這麼不怕死的。
不過如此正好,事情鬨得越大,等到將來爆發之時,引起的動靜就越大,至於搭救求情,死了的王禦史才是好禦史。
而這個時候。
老皇帝聽到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心中怒火噌的一下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