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此刻。
隨著蘇長歌的聲音響起。
全場瞬間鴉雀無聲。
原本所有人都以為今日的爭辯會以蘇長歌落敗,或者在各執己見中平息下去。
畢竟一個當世之聖,一個衍聖公。
兩人即便有衝突。
但又不是生死之仇,應該不至於在大庭廣眾下徹底撕破臉皮。
可未曾想,蘇長歌竟如此剛直,為了辯證聖言之意,連衍聖公不配為文聖子孫這樣的話都敢說出口,顯然是氣出了真火。
要知道,早在儒道還沒出現之前。
世人就將祖宗視為根本。
更彆說儒家推崇孝道,鬼神可以不敬,但父母、祖先卻是必須要敬。
一個人要是被削除宗籍,在世人看來就是不孝子嗣,有辱祖先,不僅不得參加科舉,而且還要被世人在背後戳脊梁骨。
尤其孔興儒還是當代衍聖公。
孔家明麵上的領袖。
然而,就這樣一個人,卻被蘇長歌批駁不配做文聖的子孫後代。
其言下之意不外乎是孔興儒德行敗壞,有辱文聖血脈,這樣的人根本不配承襲祖上榮光,擔不起衍聖公這一頭銜。
一時之間。
眾人看向蘇長歌的目光隱隱有些擔憂。
於公來論。
孔興儒縱然認為女子比男子卑賤,但曆代聖賢看法都差不多。
就算蘇長歌說的再天花亂墜,但隻要不是文聖親口承認,‘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就存在爭議。
他以此為由批駁對方不講仁孝。
在不諳道理的人看來,隻會覺得太過蠻橫霸道,不講道理。
而於私來論。
蘇長歌既不是孔家長輩,歲數也比孔興儒小十幾二十歲。
以幼淩老,以小欺大。
這便是不敬。
因此,不管於公還是於私,蘇長歌都不夠資格說出這話。
也就在這時。
孔興儒的聲音緩緩響起。
“蘇長歌,你固然有才。”
“但氣量狹小,心胸太窄,自以為天下無雙,眼裡容不下其他人的道理。”
說話間,孔興儒麵色陰沉無比,並且從袖中掏出一本金色書冊,“似你這樣的狂徒,縱然有浩然正氣,亦不配儒生之名。”
“今日,吾便削你浩然正氣。”
“教你知道,儒道寬仁,但也容不得你這狡言欺世之徒恣意妄為,胡作非為!”
鏘鏘有力的聲音響起。
在場眾人的目光卻全部聚焦在孔興儒手上,不少人眼中露出震撼之色。
“嘶!”
“衍聖公竟隨身帶著文聖之器。”
孟德倒吸一口涼氣。
聽到此話,孟靜心中不由一驚。
作為亞聖後人。
他家宗廟內也供奉著先祖留下的儒道聖器,威能無窮。
即便三品強者也不是對手。
但轉念,孟靜似是想到了什麼,出聲向叔父詢問道。
“叔父,孔家聖器有何作用?”
“我記得蘇聖手裡,不也有件文聖傳承下來的聖器嗎?”
聲音響起。
孟德卻是歎氣的搖了搖頭。
“昔日文聖著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衍聖公手中所持之物,就是春秋竹簡幻化而成的文冊。”
“可削人浩然正氣,廢黜儒籍,使人終生不可再踏入儒道半步,蘇聖雖然有聖人之稱,但不過剛到大儒之境,手中即便有先聖之器,亦無法發揮出全部偉力。”
“可孔家不同。”
“雖然動用先聖之器對使用者有極高要求,但卻能借助願力強行使用。”
“世間祭拜文聖者浩如煙海。”
“換而言之。”
“隻要孔興儒願意,舍了上百年的眾生願力,就可以廢黜蘇聖。”
說到這,孟德臉上露出懊惱之色。
早知道會發生這種事。
他離開家族時,就該把宗廟內供奉的儒道聖器給拿出來。
即便威力上無法匹敵春秋文冊,但至少可以抵擋,再配合蘇聖手上的先聖之器,說不定會有那麼一絲挽回局麵的可能。
而此時,聽到叔父的這番話。
孟靜的心瞬間涼了半截。
倘若蘇聖被廢黜儒籍,那儒道好不容易盼來的興盛之世將化為泡影。
抱有這種想法的不隻是孟靜一人。
宴會場上。
眾人看著孔興儒手中的春秋文冊,臉色驟變,紛紛出言求情。
“衍聖公,蘇聖不過是一時怒極罷了。”
“蘇聖正儒道之意,乃當世之聖,還請衍聖公看在儒道大義的份上,諒解蘇聖之言,莫要掘儒道文脈,自毀根基。”
“道理之爭,斷不至於毀人前路。”
“族兄,萬萬不能如此啊!你若真如此做,那就成了儒道千古罪人!”
一道道請求聲響起。
他們中大多數人可能隻與蘇長歌聊過一兩句,或者聽過他闡述道理。
其中甚至包括孔家出身的孔泉等人。
但不論是誰,皆不願見此等良才毀於孔興儒之手。
紛紛拉下臉麵為他求情。
“蘇聖之言合乎仁孝,孔興儒,你身為文聖後人,莫非要倒行逆施!”
“天縱聖人之資,你若敢廢,我荀家定不與你善罷甘休!”
跟其他人不同。
孟家和荀家的聲音高亢,他們都認為蘇長歌之言更貼合聖人本意。
畢竟不管是亞聖,還是禮聖,均沒有輕賤女子之談,而作為大成至聖先師的文聖,又豈會無緣無故將女子和小人對等?
更彆說。
蘇長歌乃是曠古罕見之才。
廢黜他的儒籍。
這已經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而是在自斷雙臂,簡直愚蠢至極。
台上,蘇長歌聽著耳邊的求情聲。
心頭不由感動。
隨後望向麵前的孔興儒,眼神微冷。
歪曲道理,品行不端,
雖然不知他怎麼會有浩然正氣,但自己該講的道理已經講了,隻要他敢動手,跨雷池半步,自己就有回擊的理由。
到那時。
一切後果都是他自找的。
而此刻,孔興儒聽到台下的聲音,眼神瞬間更加堅定。
蘇長歌在人前隨口說出的歪理。
就能得到那麼多人認可。
要是再放任不管,將來必定成為大害,如今找著由頭,下手必須要狠!
隨即,隻見孔興儒緩緩說道。
“蘇長歌,你妄圖篡改聖意,蒙蔽世人,壞倫道綱常,乃天下之首惡!”
“今我孔興儒,文聖子孫,代先祖行正本清源之舉,以春秋文冊,書爾之罪,削爾浩然正氣,廢爾文宮,逐出儒道!”
義正辭嚴的聲音響起。
下一刻。
隻見孔興儒浩然正氣化作一支毛筆,翻開春秋文冊,準備書寫蘇長歌之罪。
看到他真敢動手,眾人麵色大變。
老皇帝和太子此刻也坐不住,立即下達命令攔下孔興儒、
“朕命爾住手!”
“來人!快!快將他攔下!”
急切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