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山海關不可丟,蘇長歌更不可有事!
聽到自家弟弟要去前線。
蘇子由兩腿一軟。
隻覺天旋地轉,父母的臨終托付如跑馬燈一樣在腦海中回閃。
“不行!絕對不行!”
蘇子由態度強硬,但當目光聚焦到弟弟身上時,語氣又忍不住軟下去。
“長歌,任何事為兄都可以答應你,唯獨去前線這件事不行,你就算不為兄長著想,也要為我蘇家香火和父母在天之靈著想。”
蘇子由開口。
看到兄長這副模樣,蘇長歌慶幸自己選擇攤牌,而不是自作主張去前線。
否則兄長真有可能追他到前線來。
“兄長,我知道你很急。”
“但你先彆急。”
隨即,蘇長歌出聲安撫“其實,小弟一直有個秘密瞞著你。”
“你在外麵有私生子?”
蘇子由搶答,眼睛瞬間一亮。
“那倒不是。”
聞言,蘇長歌翻了個白眼,兄長這是想孩子想瘋了吧。
自己真有孩子也沒必要偷偷摸摸啊。
光明正大的他不香嗎?
隨即,他看著臉上略顯失落的兄長,凝聲道“其實我是四品修士。”
話音剛落,隻見蘇子由一臉古怪意味的看著他,那眼神仿佛在說,“你就算想忽悠為兄,也整點靠譜的說詞好吧?”
不過礙於弟弟的麵子。
蘇子由並未直接說出來,而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勸道。
“長歌,我知道你很想去前線。”
“但你有沒有想過。”
“你到前線去固然能凝聚民心,提升士氣,但帶來的負麵影響也是巨大的。”
“信國公本就年事已高,蠻夷大軍又來勢洶洶,你在那幫不上啥忙不說,到時他還得分心照顧你,若是因此貽誤戰機豈非過錯?”
“反之,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你留在皇都,既可以震懾朝中邪祟宵小,又無性命之憂。”
“此乃萬全之策。”
“至於四品修士長歌,咱親兄弟,沒必要扯出如此蹩腳的謊話。”
蘇子由歎了口氣,語重心長的說道“這天下,自古以來,誰人不知儒生無法修煉法力,就算你是當世聖人,也不能例外”
話音未落。
蘇長歌就掐了幾道法決。
數團火球憑空出現。
不僅如此,周圍的桌椅懸浮於空,三品至寶的靈劍也從他袖中飛出。
“兄長,現在你該相信了吧。”
做完這一切,蘇長歌慢悠悠的說道。
而此刻。
看到眼前景象,蘇子由嚇得揉了揉眼睛,難以置信的盯著弟弟。
他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以來覺得手無縛雞之力的弟弟,居然是名隱藏的四品大修士,這藏得也太他麼深了吧!
突然間他好似想到了什麼。
“長歌,辯法大會那天你當眾廢除仙道修為”
“假的。”
蘇長歌開口。
作為一個穩健之人,深諳和光同塵之道,豈能將底牌暴露給外人。
聽到這話,蘇子由驚了一下,怔怔的看著弟弟,他一時間很難接受,傻白甜的弟弟,怎麼突然就變成城府頗深的老狐狸。
但很快,他又搖了搖頭。
“即便如此,你還是不能去前線,你雖是四品修士,可體魄太弱。”
“亂兵之中難免出什麼意外。”
蘇子由開口。
弟弟是四品修士他自然開心。
壽命悠長。
蘇家香火必定不會短缺。
但香火,隻是他限製弟弟在皇都的理由,他最擔心的還是其性命安全。
四品修士的確很強,可弟弟是速成版,空有法力,沒有經曆時間打磨,一旦遇到偷襲受了傷,以他的體魄未必吃得消。
而就在這時。
弟弟的聲音再度響起。
“兄長,不瞞你說,小弟我還是四品武夫,有不壞琉璃身,刀槍斧鉞不損分毫。”
說完,蘇長歌運轉氣勁,手上散發淡淡琉璃光澤,接著一拳遞出,隻聽轟隆一聲,宛如雷音炸響,牆壁瞬間多出一個大洞。
看著轟然碎裂一地的牆壁。
蘇子由瞬間愣住。
四品修士,四品武夫,肉身徒手碎牆,這還是我那弱不禁風的弟弟嗎?
想到這。
他的目光在蘇長歌身上不停打量。
“咱爹名字叫什麼?”
“蘇旬。”
“他老人家忌日呢?”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壽終正寢於家中,時年五十八歲,臨死前托兄長照看我,並命兄長你述其誌,修著《易傳》一書。”
蘇長歌對答如流。
聞言,蘇子由連連點頭,確認過了,眼前的是自己親弟弟無誤。
“長歌,你還有什麼瞞著為兄?”
“真沒了。”
蘇長歌搖了搖頭。
見狀,蘇子由有些不相信的看著他,但並沒有再去深問。
畢竟不管怎麼說,弟弟實力強大肯定是好事,自己知道或不知道,其實也就圖個心理安穩,但有四品修士和武夫已經夠穩了。
“兄長,那我可以去前線嗎?
蘇長歌出聲詢問。
聽到這話,蘇子由看了弟弟一眼,歎氣道“你去吧,但你要記住,一定要完好無損的回來,你的紅顏知己還在”
“兄長,這麼晚了快去睡吧。”
蘇長歌開口打斷,彆本來沒什麼事,結果兄長這麼一說生死難料。
見狀,蘇子由雖覺得奇怪。
但也隻當是弟弟受不了煽情的話。
於是也就沒再說什麼,腳步一抬並未回房間,而是朝祠堂走去。
堂內,蘇長歌看了眼離去的兄長,心中保證自己一定會回來,然後隨手一揮將剛炸碎的牆壁複原,接著便抬步去找清玄。
準備一起動身前往山海關坐鎮。
至於仙門修士的事。
他暫時交給魚幼薇和謝靈韻來負責,與朝廷六部官員負責對接。
而陛下那邊,就看兄長的說辭了。
翌日,拂曉時分。
朝會上。
老皇帝看著手上關於仙門修士的奏折,臉上難掩喜悅之色。
“楚國公真乃我大晉的福星!如今有了各派修士鼎力相助,我大晉如得四十萬大軍,所向披靡,必不會敗於外族!”
老皇帝開口。
他沒想到蘇長歌居然還有這本事。
能讓修士主動為朝廷效力。
要知道,曾經也有過君主有這想法,但修士自詡為高高在上的仙人。
又豈會屈居於他人之下,因此雙方之間爆發了很嚴重的衝突,最終以兩敗俱傷退場,也是從那之後再沒人打過修士主意。
可如今。
這件事居然讓蘇長歌給做到了。
不是福星是什麼?
當然,老皇帝也知道修士礙於因果,不能直接介入到這場戰爭當中。
但大國之爭,不是簡單一場大決戰就能直接分出勝負,很多時候考驗的是雙方後勤補給,如錢糧、兵器、衣甲等等。
簡單算筆賬。
假設有一百萬作戰部隊。
即便士卒們每人每天隻吃一升糧食,那一日也要消耗一萬石。
這還不包括數萬頭馬匹的糧草,以及武器戰甲等輜重,而朝廷要將這麼多的物資送過去,征調動員的人力必然不低於百萬。
這過程中還有運輸部隊的吃喝消耗。
如此大一筆數目。
若不是有江南的錢糧支持,老皇帝就隻能加重賦稅,苦一苦底下的百姓。
可現在,有了仙門修士相助。
不僅在運送補給的速度上快了很多,還可以節省更多的錢糧供給前線。
並且,大晉後勤壓力減輕,也就不用從民間征召那麼多民夫走卒,更不用加重稅賦,如此一來百姓們依舊能安居樂業。
老皇帝如此想著。
承天殿內。
百官們也是滿臉喜意。
尤其是戶部、兵部和工部的尚書,更是減輕了諸多工作壓力。
“此戰若勝,楚國公之功當居前三!”
“楚國公真乃我大晉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