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七零愛上女配後我做了贅婿!
白南潯雖然力氣大有武力值,但是這種時候還是老百姓的智慧更有用。
陳三叔拿出一杆大秤,捆豬的人用麻繩穿過篾排,套好繩索之後,將秤鉤掛在繩套上,用一根木棒穿過秤的提繩,這樣就能直接稱豬的重量。
隨後,一聲低吼,豬被兩人抬上肩,陳敏學立即調整秤砣,待秤杆微平略略上翹時,說聲“好了”,即報出來豬的重量,陳三叔在一邊記錄。
村裡隻有兩個篾排,所以一邊捆綁,一邊稱重,忙活了一上午,才把所有的豬稱完。
二十四頭,最開始村裡的四頭豬,都有兩百六十斤左右,後麵養豬場買的豬最小的也有一百八十多斤,最重的又二百二十多斤。
這在村裡還從來沒有幾個月就把豬喂得這麼肥的,超出標準這麼多,那大隊得補不少糧食和錢給村裡,他們能分到的錢也多。
村裡人各個都喜笑顏開,這麼肥的豬,他們今年真的能過個肥年了。
本來陳敏學想殺四頭豬,其他的送去大隊和供銷社,但是村裡人因為有之前的野味,都一致覺得殺兩頭大的就行了,其他的都送去大隊,這樣每家每戶就能分到更多的錢。
“葉知青,張知青,明天早上四點,你們兩人再喂一遍豬,都喂得飽飽的,我們明早就去交豬,壯勞力明早都到這裡來。”
“大家都回去吧,明天交完豬以後,後天我們殺豬分錢。”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豬都把豬腳用繩索捆好,木棍穿過豬腳,兩人,四人一抬,抬著往大隊去,先到了大隊的收購站。
楊友軍知道他們養殖場養豬,但是卻沒想到他們養殖場的豬這麼快就出欄了,而且養得這麼好,如果普及他們的養豬方式,他們大隊和鎮上的養豬任務不愁完成不了了。
“老陳,你們這豬是怎麼養的?”
“大隊長,我們伺候豬比伺候人還伺候得好,你說這豬怎麼會不肥。”
“老陳,跟我就不要藏著掖著了,我還不知道?這誰養豬不是伺候得好,但是能把豬養的這麼漂亮的,現在就你們村,你不說給我沒關係,明年開年,到時候我讓附近的村都到你們村去學習,你好好給他們說說,帶帶他們。”
聽說上麵馬上就要出新的任務了,這任務豬要做到一人一頭豬,這怎麼可能辦得到,就他們這個大隊,除去老小,就壯勞力都有近千人,他們就是不吃不喝把糧食全部喂豬也養不出來近千頭豬。
但是現在有小陳家溝的先例,隻要能讓鄉親們看到有利潤,那不管是養殖場還是家家戶戶分任務豬,他們都能積極一些。
“楊隊長,不是我不說,說實在的,我們這豬雖然養得好,但是投入也大,你不知道這麼多的豬,光米糠和麥麩一個月就吃了兩千斤,還不算我們村裡打的豬草,你算算這豬養出來花了多少錢?”
“還喂米糠和麥麩?”難怪養得好,現在窮一點的人家,都還是米糠飯,或者麥麩麵團呢。
“可不是,等明年豬下來的時候,你可以來看,這一天三頓的喂,喂得我都心疼,不過我們村是知青牽頭的,那些東西都是他們弄回來的。”
“我知道,現在整個大隊誰不知道,就是你那未來女婿牽頭弄得唄。”
“對,不過現在他也不在養殖場了,他考上駕照,年後就要去運輸隊開大車去了。”
“老陳,你真是命好。”楊友軍還是在心裡盤算,怎麼能把明年的任務豬分下去,這小陳家溝有了第一年養豬的經驗,應該能多分一些任務吧,畢竟能者多勞嘛。
陳敏學現在沉浸在收獲的喜悅裡麵,這麼多豬,光大隊補貼就能領到糧食三千斤,前十二頭豬平均每隻豬兩百斤,一隻豬就是60元,十二頭就是720元。
還有十頭大一點的豬,就算平均下來二百三十斤一頭,十頭就是兩千三百斤,收購站的毛豬收購價是五毛八一斤,這就是一千三百多塊錢。
這已經比南潯那個時候說的錢多得多了,這一票乾得值了,就算留下明年豬崽的錢,今年的分紅也能讓村裡人回本了。
最後果然和陳敏學想的差不多把豬交完以後,他們拿到了差不多三千斤小麥,還有兩千零六十四塊錢。
加上之前買山貨和獵物的,基本他們村裡的賬麵上都有四千塊左右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見村裡的賬麵上有這麼多餘錢的時候。
張恒和葉成民都跟陳敏學去交豬了,白南潯就沒有去,反而和楊翠雲在磨豆子,準備做豆腐,這也是他之前沒有過的體驗,把泡發了的豆子放在小石磨上磨,兩個小時磨了七斤豆子。
“嬸子,這會不會少?”
“不少了,你不知道這七斤豆子都能做出二十多斤豆腐了,等豆腐出來我們凍在雪地裡,等過年就吃鐵鍋燉大魚,燉上凍豆腐,彆提多好吃了。”
“行,那接下來怎麼做?”
“讓大丫給我們燒火,你等會兒跟我一起過豆腐。”
白南潯見她把磨好的生豆漿全部都倒進鐵鍋裡,燒開以後,幫她扯著過濾豆渣的紗布,把豆渣濾出來,又燒開水洗了兩遍豆渣。
然後又倒回鍋裡,又快煮沸的時候從灶房的角落裡拿出一個瓦罐。
“嬸子,這是什麼?”
“這就是豆漿變成豆腐的關鍵了,這是鹵水,就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的鹵水。”
“那是什麼做的鹵水?”
“這我可不知道,都是大集上買的,趕明兒等隔壁的下沙河村冬捕以後,鎮裡就會趕大集,到時候你去問問買鹵水的。”
“我知道,那是鹽鹵,海鹽製鹽以後留下的固體結晶。”
“阿琳,你懂得真多。”
“哈哈,也不是,我也像你一樣,去問過賣鹵水的人。”
“那就是我們倆真有默契。”
楊翠雲拿一個勺子,把鹵水慢慢的混進豆漿裡,一小會兒就豆漿裡麵就開始有小豆花出現,白南潯第一次見到這個過程,覺得還有點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