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七零愛上女配後我做了贅婿!
“楊隊長,你們也太早了。”
“不早不行啊,漁把頭急著來定位置。”
“那看好了嗎?”
“快了,你看那邊已經在拉開網了,準備開始鑿冰了。”
“行,那我們過去幫忙。”
“彆去了,等漁把頭過來定了第二網的位置,你們村就負責第二網吧。”
“也行,網子在哪裡?我們先把網子順出來。”
不得不說這冬捕真的聲勢浩大,而且對於以前是南方人的白南潯來說,真的是深受震撼,這麼多人和車馬居然能夠站在冰麵上,在這冰麵上居然也不用火把或者手電筒。
隻有不遠處一個看上去平平常常很“不起眼兒”的小老頭兒,手拎著燈,肩扛著旗,在白茫茫的冰麵上,一直往遠處走去。
見他大概走幾百步就停下來用鋼釺在冰麵鑿個洞,把肩上的紅旗插上一麵,然後緊跟在後麵的人就抬著大一些的鋼釺,去那個位置鑿冰洞。
沒過多久,漁把頭就走了回來,開始看第二網的位置,小陳家溝的村民就開始用準備好的鋼釺跟著把頭往前走。
每到一個標紅旗的位置,就留下兩個人,一個人用鋼釺打眼子,另外一個人用一個撲蝴蝶一樣的網子撈出碎冰。
白南潯留在了第三個小眼的位置,不過他們是新手,給他配的是鐵柱,鐵柱怕他不會鑿冰最開始隻是讓他撈碎冰。
鐵柱一邊還給白南潯講解。
“記住,最重要的就是彆鑹自己腳上。然後就是用炸力使勁往下鑹。”
白南潯仔細觀察鐵柱鑿冰的方式,看起來也不是太難,等鐵柱力氣要耗儘的時候,他就接過鋼釺,開始鑿冰。
真是應了那句川省的名言,看彆人吃豆腐牙巴硬,看起來簡單,實際要掌握好方向和力度,要不就算你用再大的力,如果下麵鑿空了,就白費力氣了。
不過多鑿了幾下白南潯就掌握到規律和技術,沒用多久兩人就鑿出了一個上口三十厘米,下口二十厘米的洞,冰層厚度起碼有五十公分。
打好這個,又往前走,等著新的眼標記好接著打。
一直到快四點的時候,這一網的冰眼才全部打好,除了進網和出網的位置是兩個大眼,其他的位置差不多又一百多個小眼兒。
順著水流,把漁網放下去,每到一個小眼兒,就用走鉤把串杆鉤起來,如果誰打的眼兒接不到串杆,就要重新打眼兒。
到天快亮的時候,第一網已經已經準備起網了,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出網口,把網的一邊栓在四匹馬拉的絞盤上麵,絞盤轉動,慢慢的拉動漁網。
“南潯,來。”陳敏學見網子要拉起來了,就叫住白南潯。
“叔,怎麼了?”
“你站到這裡來,等會兒第一條魚出來的時候,你就過去,搶頭魚。”
“頭魚?第一條魚?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