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先生當真是個實在人,事情說乾就乾,南明火的威能應該較之表哥更勝一籌了!”
張學舟最近躲到了皇宮中,而府邸又再次發生了失竊案,心知肚明的容添丁情知張學舟已經做好了安排,最近並沒有反複前來皇城區。
容添丁與張學舟沒什麼兩樣,一直秉持著術法夠用就好的觀念,在南明火的發展有限。
張學舟覺得容添丁可以多練練,或許不經意間就能助他一臂之力。
至於張學舟境界術不如儒家中庸,又難於與屍佼匹配,他自身反而難於修行有成,隻得將希望寄托於其他人身上。
“還是煉丹實在!”
將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無疑各種不靠譜,張學舟最終回歸了自己主業。
一方麵是趁早鑽研出生生造化丹的煉製方式,從而借助朝廷和凶國大藥資源煉丹,將九轉合氣術推動到第八轉,從而擁有不懼斷肢的能耐。
另一方麵則是張學舟在尋求丹藥助推肉身術,企圖將這道需要常年累月打磨的術利用資源推動向上。
當挨打能活下來的能力不缺,剩下就到蘊養提升靈木法杖,從而將自己唯我境的作戰實力極致化。
他研究了一會兒新帝輸了射覆送來的丹爐,隻見丹爐中還有殘存的黑色燃燒物。
“似乎是煤石!”
煉丹時大多用精良的木炭,這不僅僅是火焰溫度可控的需求,也能避免煙霧入藥影響藥性。
除了金烏大帝的羽毛妖火,張學舟很少見到上等的火源,他煉丹同樣隻能取木炭。
而煤石則是另外一種優質火源。
這種火源還有個彆名稱為‘石中火’,火焰溫度更勝木炭,燃燒生成的煙霧和灰塵也較少。
這尊小丹爐比不上陰陽家傳承的水火丹爐,難於半自動化煉丹,但所采用的燃料則是讓張學舟十分有興趣。
探尋生生造化丹配方時火種一般也就罷了,如果大批量煉製丹藥,張學舟顯然是希望擁有更上佳的火源。
“這個事情需要陛下幫忙找找,看看煤石源於何處,又是否能尋得大量煤石!”
取出一些樣本,張學舟在丹爐下點了火。
相較於府邸烹飪食物的鼎,煉丹爐能密封爐體,也能抽拉爐中物,又能簡單投遞藥材,從而實現較為規範的配比。
對比了烹食鼎,張學舟覺得煉丹爐研究正經很多。
他照例拿著義妁從太醫館攜帶回來的藥材,又順手做著簡單的適配。
“沒崩沒裂,丹氣凝而不亂,似是有成丹跡象!”
太醫館取回府邸的藥材有三十份,這是三十次適配的機會。
這不抵張學舟一次揮霍煉丹的材料,也難於讓張學舟長時間不斷試藥。
他當下製丹都是碰一碰運氣,每隔一兩天就嘗試一兩次,這種試藥煉製法用不了多久就會耗空藥材,這導致義妁至今依舊在太醫館申請藥材。
張學舟沒想到僅僅是第二次嘗試煉製,他似乎碰對了配藥方案。
“難道是沾了陛下的氣運,我跟著走運了?”
張學舟看著新帝親手送來的丹爐。
有陰陽家的水火丹爐在前,他哪能看得上次一籌的小體型丹爐。
張學舟的注意力幾乎放在了煤石上,並沒有在意丹爐本身。
直到爐中有成丹跡象,張學舟才感覺這是一尊好丹爐。
丹爐是什麼款式不重要,擁有什麼便捷的能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煉製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