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人捧來洗漱用的水在,溫度正好不說,水裡還漂浮著幾瓣梅花,竟然是金黃色。
要不是香味沒錯,都不敢確定是這樣的顏色竟然也是梅花。
其實,是臘梅染了色。
都是孟婧瑤的奇思妙想,與桃子上長出花紋是一個道理。
昨日到半山腰的房子來時已經是晚上,天色昏暗看不清風景,今日再看,給人的感覺又與在山底下看的不同。
縣令夫人也為此一掃昨日的不愉快,與縣令一起在二樓的眺望台上共進早餐。
每一棟房子都是兩層,完全能容納四五個人住。
樓上一共兩間臥房一個廳,廳外麵還有一個露天能喝茶看景的台子,孟婧瑤為此命名眺望台,主要就是看風景。
在這裡,此麵山下的風景基本能儘收眼底。
不止是屬於莊子上的風景,離得近些的村子農戶也能看得見。
孟婧瑤可是特意給縣令夫妻安排的這個房間,不太高也不太低,又是麵對離他們莊子最近的一個村莊。
縣令想視察民情,可太方便了。
夫人心情好,就是看著山下的菜地也覺得有趣。
“聽說,我們吃的食材都是從那些地裡產出的,保證能吃到最新鮮的食材。”
她見丈夫不接話也不氣結,又笑著說,“有這個莊子立在這裡做生意,附近的村民也能跟著沾沾光吧?”
丈夫在乎的是什麼她知道,不然他們也不會答應留下過夜。
“是啊,賀家這回是做了件有利鄉親的事。”
縣令這話剛落,就被夫人反駁了。
“老爺您這話說的,賀家在這之前可沒少做利於鄉親的善事。
修橋鋪路,修建學堂,這些都是十裡八鄉百姓看著,且受用的善舉。
像賀家這樣的積善人家,老爺該著重表彰才是。”
不管善事是誰做的,終歸是在他管轄的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他治理領導之功。
用過了早飯,縣令披了件薄披風往山下走。
“夫人可要與我一同到田間走走?”
麵對丈夫的邀請,縣令夫人自然是欣然接受。
路上,縣令突然想起來之前的案子,便隨口詢問帶路的小廝。
“之前誣陷賀沈氏的人也是這附近的村民吧?”
小廝有些惶恐,這是關乎到自己主子的事,他不好隨便說。
但又是縣令大人親自問,他不敢不說。
就在他猶豫不定不知道要如何說的時候,縣令先給了他一顆定心丸。
“本官此次前來是為主人家邀請,特來遊玩的。
問的話也是隨口,你知道什麼就說什麼,不必害怕。”
如此,小廝才敢點頭。
“大人說的是,那兩家都在河中村,就是沿著這條河一直往前去,轉了那個彎就能看到村子。”
這之後縣令沒有立馬再追問,但小廝的心卻是一直提著,根本就不能絲毫放鬆。
走到河邊的時候,縣令又突然開口。
“聽聞,你家主子賀沈氏還給張家幼子請了大夫治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