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說的也不全是敷衍母親,是聽母親說的那些,大概猜測總結出來的。
一聽女兒對鄭東生沒有排斥,還是認真想過才說的,蔡夫人又有了幾分數。
昨日丈夫喝多了酒,她還沒有來得及與他說這個事,等回去後再商議。
之後,蔡夫人就沒有再多提鄭東生的話,倒是讓蔡芸芸有些疑惑。
心想,莫非是她想錯了,其實母親並沒有那方麵的意思。
倒是她自己,竟然還壞亂想了一番,著實是太難為情。
還好沒有彆人知道,不然她都不知道要如何麵對。
回了家之後蔡夫人就與丈夫說了這個事,夫妻倆一合計,覺得鄭東生這個人不錯。
關鍵,是賀元淩親自跟蔡文書提的,他覺得賀元淩能開這個口,他們師兄弟之間的感情肯定深厚。
以後,他再發達了絕對還要提拔師弟。
蔡文書雖然是有些看不上鄭東生是個武夫,還沒有讀過什麼書。
但,已經走了這條路,而且看著像是還能有上升的可能,他就又可以把對武夫的偏見放一放。
這世上又不是隻有一條路可走,隻要不是歪路都能走。
夫妻倆商議好了之後,蔡夫人又來找女兒。
本就因為之前的誤會讓蔡芸芸心裡有了芥蒂,現在又被母親問起,她便多了分心思,想著不能胡說。
結果,母親卻問得直白,“我和你父親商議過了,既然你也覺得鄭東生這人不錯,那我和你父親就打算應下這門親事。”
決定來得太過突然,蔡芸芸整個人都懵了。
“怎麼就突然說應下?”
是的,她就是沒有明白,隻是參加了一場宴席,隻是在馬車裡母親問了她一句,就說到應親事的地步了嗎?
是誰提的親,她半點兒都不知情。
看女兒的模樣蔡夫人完全能理解,姑娘家在經曆這些事的時候不都是這樣的嗎?
“其實吧,之前賀三夫人下帖說特意要請各家姑娘去的時候我就有猜想。
後來到了莊子上,她一次又一次與我親近,就更是確定了我的猜想。
當時我還在想,她究竟是要與我說誰?
甚至連賀家三房的少爺都猜過了,當然,爹娘肯定不會讓你嫁與身體弱的賀元楠。
隻是沒想到,對方竟然是賀將軍的同門師弟。
賀三夫人都細細的與我說過了,鄭東生那孩子雖然是沒有爹娘長輩在,但與沈賀兩家的關係都不錯。
娘也想過了,沒有長輩是沒了份幫襯,但也更自由不是。
成親後就直接當家做主,不用伺候長輩,你在家想如何過日子都行。
再一個,有沈賀兩家在,也不是完全沒有幫襯。
賀三夫人跟我保證了,他們夫妻是把鄭東生這孩子當親親弟弟在待。
聘禮什麼的,都是他們準備。
雖是沒有長輩,但該有的禮節一樣不少。
說實話,沈家賀家那樣的家風,你嫁過去了爹娘也能放心。
離得也近,能聚的時候也多,賀三夫人不就常歸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