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工作人員咬傷之後又開始襲擊圍觀人群。
事故現場散布多具屍體,滿地都是人體殘骸,冷風吹來帶起一股難言的腥臭。
目視範圍內還有不少的喪屍在車流間隙徘徊。
一些正在呈下跪狀態低頭啃食一團血肉模糊。
幾人已經是駕輕就熟,不做糾纏快速繞過了這片區域。
根據手機本地導航軟件測算,從小區出發,預計需要走過15公裡的道路。
現在交通工具隻有自行車,再考慮到路途中間會遇到的意外情況。
可能會需要超過一個半小時才能抵達目的地,這也是幾人選擇淩晨出發的原因。
通過觀察,喪屍在光照條件不好,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活躍度較低,換個角度來看好似是喪屍也需要休息一般。
同時這個時間段幸存人類的活動幾率比較小,對於這次行動來說各方各麵的影響會降到最低。
騎行途中,秦濤已經通過腦波與“命運”一起研究了目的地,老工業區。
根據人工智能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名義上是老工業區。
實際上這塊區域在政府規劃上來看,直到2039年底才完成了全部的重工業企業遷移。
也就是說,三年之前這裡還是正常運轉的,說是個完全荒廢的工業區有些言過其實了。
同樣來說,此處的流動人口肯定還是有相當的數量,加上基礎建設匱乏,情況就跟市內有所不同了。
秦濤清楚,在s市的市內,不僅是自己,還是已經團滅的a國小隊。
之所以能夠在街頭巷尾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於人防係統的完善和社區街道工作的高效率。
在空襲警報發出的時候,大多數市民都是已經安置到最近的人防工程了。
如若在正常的戰爭狀態下,這將極大的減少平民傷亡。
可是這次的災變不一樣,這也是讓秦濤最為痛心,心裡最覺得不是滋味的地方。
大多數人在進入掩體之前就已經攜帶病毒,死亡和屍變的爆發都被限製在很小的區域。
這雖然能讓街麵上的行動相對而言較為方便,付出的慘痛代價卻是平民幾乎超過80的恐怖死亡率。
在近郊,人防工程肯定是不如市內,這也就意味著將會有大規模的屍群出現在地麵上。
對自己的行動將會帶來不小的挑戰。
秦濤繼續想著,不過換一個角度,工業區地盤大,這倒是在機動性方麵給予了自己一些優勢。
中間停下來吃了一次東西,秦濤三人便是匆匆趕路。
在上午8點40分的時候,在預定時間內到達了通往老工業區的下橋匝道口。
沒有輕舉妄動,幾人在外環高架上稍作停留,秦濤端著望遠鏡,細細的觀察下方的情況。
這一看,便是讓他眉頭微皺了一下。
由於老工業區的新規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災變前這塊地方可以說是三不管。
加上撤離企業搬運設備時比較粗暴,道路和園區圍牆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長期無人管理,地麵上灰塵積攢的很厚,各種生活垃圾如同飛沙走石一般。
煙塵掩蓋之後,赫然是幾個大小不一的屍群,小的數十,大的數百。
各自分成一個小團體,在廣闊的工業區遊蕩。
無數隻爛腿來回拖動,激起漫天的塵埃。
遮天蔽日,高高卷起。
端的是給人一種地獄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