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堆放的場所已經準備好了,吳天放正在組織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政府人員和農民,對倉庫的濕度和布局進行調整。
民以食為天,基地裡不少的農民一直心係著城外的這些糧食。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們更加清楚糧食的重要性。
因此當秦濤代表軍管政府,宣布建立臨時收割大隊時,大量的農民兄弟舉手報名,甚至連年過七旬的老人都是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決然加入工農聯合的收割隊伍中去。
2042年10月2日上午9時,所有人員設備集結完畢,裝甲步戰車開道,一個步兵團隨時待命。烏泱泱上萬餘人,在東大門處等待秦濤的命令。
再次檢查各分組的通訊,確認各自的崗位情況,秦濤一聲令下,東大門千斤閘大開,萬餘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開拔出城。
在金陵往西10公裡的一處荒地,這塊耕地原本屬於北固村,然而災變之後的北固村幾乎成了一座空村。
原本的村民死的死,逃的逃,更多的是變成了喪屍遊蕩在田間地頭。
就在這廣袤的苞米地之中,不用心去看,你不會發現一個隱藏在背景色之中的農家小屋。
這是一種農村常見的半潛木屋,向地下挖個兩米,地麵之上用木製結構搭建一個頂,就地取材使用農作物鋪蓋其上。
這樣一個內部空間不小,但卻不太顯眼的小屋就建成了。
此時這個看似荒廢的小屋,裡麵卻是躲藏著老李頭一家三口。
這裡原本是老李頭看管土地的小屋,因為臨近收獲季節,老李頭早早準備好了看管工作。
這小屋之中儲存了不少食物和水,支撐著他們躲藏到現在。
老李頭已經六十多了,雖然身子還算硬朗,但此刻這個樸實的漢子卻是在眼中有著無法抹去的陰霾。
他永遠無法忘記自己的婆娘發狂亂咬的那一幕,那是活活將照顧她的小女兒咬死。
兩個兒子跑到田間尋找父親,老李頭隻是看見依舊在發瘋的婆娘,還有那倒在地上,脖頸血肉模糊的小女兒。
悲憤交加,老李頭根本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沒想到的是,村子周邊尖叫聲哀嚎聲四起,老李頭這才明白,就在自己住在地裡的這段時間,天變了。
帶著驚慌的兩個兒子發瘋一般跑到了田間屋子,三個人已經躲在裡麵有一個多星期了。
吃的確實不多了,老李頭準備冒險一把,開門出去掰一些玉米回來。
原本他也想著帶著兒子去另外一個鎮的遠房親戚那邊躲一躲,但是前兩天的激烈炮聲讓他驚恐萬分。
再加上村子附近突然增多的喪屍,老李頭隻得是又在屋子裡躲藏了數日。
打開門,老李頭囑咐兩個兒子關好門,自己這兩個兒子,大兒子隨自己,老實巴交,有一把子力氣。小兒子腦子倒是挺靈光,學習成績一直不錯。
為了兩個兒子,老李頭決定再拚一次自己這把老骨頭。
然而,就在他剛剛掰下幾個玉米放到袋子中,遠處卻隱隱約約傳來機器的轟鳴聲,而且聲音越來越大。
老李頭本能的想要躲藏起來,然而他的身軀卻是猛的停頓了,他看到了遠處那些大家夥上麵的一抹鮮紅,一抹數次出現在他夢裡的鮮紅。
老漢的雙膝,撲通一聲跪倒在他日夜耕作的土地之中。
“部隊,部隊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