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隊立馬湊到村支書耳邊,附耳了幾句,村支書立馬知道了蘇宇的盤算,怎麼說呢,他並不怪蘇宇。
既滿足了村民吃肉的意願,又給他們村集體留下了一頭炮籃子,雙贏。
而且蘇宇是誰?那是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天降大雪前,人家提前屯糧,眼光,魄力,無疑不是人中翹楚。
能把生意做那麼大,一沒人舉報,二不留把柄,這能是簡單人?
而且他的行事風格,你之前看不懂,事後琢磨一下就明白了。
積德行善,捐錢捐糧,那都不說了,為村裡建設養殖基地,為公社建設獸醫站,這一樁樁,一件件,沒有一件事是多餘的。
捐錢,捐糧,是要占據道德製高點,讓人不敢輕易批判他,為公社為縣裡,甚至為市裡解決了麻煩。
這份功績要不要?要你就要出麵,比如捐糧,捐款現場,副縣長,副市長,是不是親自來了?為什麼?因為這是政績,一個普通百姓,捐款給受災的群眾,十萬斤糧食,多大的政績?能說不要就不要了?
要了,出麵了就等於肯定了蘇宇的行為,相當於為他站台了。
怕村裡人嫉妒生事,畢竟剛剛捐了十萬斤糧食,村裡肯定嫉妒的要死,你那麼有錢為啥不幫幫村裡人?
蘇宇立馬轉移村裡注意力,給村裡畫餅,建設養殖場,答應幾年後交給村裡,人人都能分一杯羹,這時候誰舉報蘇宇?跟蘇宇過不去,那就是跟全村過不去。
至此,外麵有縣,市級領導站台,內有全村力保,又得人心,全公社,各村都感激他。
他有錢沒人嫉妒,你說怪不怪?還有人說蘇宇這種好人,就活該有錢,你說怪不怪?
這一樁樁,一件件,隻要不是傻子,稍微有點政治頭腦就明白他的行為在乾嘛?他是真的在積德行善嗎?
所以說蘇宇不簡單,老支書早就知道了,所以並不驚訝,加上留下一頭炮籃子,這說明蘇宇明白他們村集體的意思,還給留了麵子。
這要是給臉不要臉,那就是跟蘇宇過不去了。
可以說麵麵俱到,八麵玲瓏啊。
“蘇宇同誌,裡麵請,也請這兩位小兄弟一起吧。”
老支書指的是虎子,張立國。
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二位是蘇宇的得力乾將。
“張哥一起吧,虎子你盯著點,等貨運回去,你再過來。”
“好嘞。”
對於吃酒,虎子並不熱衷,畢竟他是獵戶,早就不饞肉了,留下一人也隻是確保萬一。
畢竟隻需要把野豬運上車,看著他們返回,再回來繼續拉幾趟而已。
路上有狩獵隊保護,四十多條槍根本不怕出事,也無需虎子陪同。
他隻需要送走大家,等回來時,他再出去安排事情,再送走,以此往複,直到運完為止。
為什麼是虎子?而不是張立國?說白了還是虎子屬於自己人,張立國終究是蘇宇請來的,如果讓他去不是不行,但會顯得有些排外,好事不想這人家,何況這種事又不是非張立國不可。
虎子比張立國年紀小,多乾一些,十分合理。
虎子就這點好,甭管理解與否,蘇宇說啥他乾啥,從不問原由。
村長家,村長兒媳婦已經燙好了酒,村裡各家各戶湊了一些蔬菜,送到了村長家。
一進門,村長兒媳婦就十分熱情的招待。
“公爹,村裡人聽說您留下蘇宇同誌在咱家吃飯了,送來了不少吃食,我拒絕了,可……人太多了,我一個人……。”
“您看看,有雞蛋,有韭菜,有一些農家菜,咋整?”
好家夥,還有人送了一隻雞,還是老母雞。
“這誰送的?”
“是石友田家,他家是貧困戶,當年蘇宇同誌分的雞仔,他家有份,如今雞生蛋,蛋生雞,他家的第二茬,第三茬小雞都出來了。”
“這隻老母雞就是四年前蘇宇同誌分給他家的,他一直舍不得賣,如今拿回來給蘇宇同誌當酒肴了。”
“啊,使不得,使不得啊,一隻雞在農村,賣了錢能花一個月呢,我怎麼吃的下去,還是還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