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錢我真不能要。”
但蘇媚兒都把廉政公署推出來了,蘇宇也知道,蘇媚兒估計是真不好要。
這官員家屬是允許做生意,但每一分錢都要有來源,而且不能跟她丈夫沾邊,否則就是自毀前程。
明麵上的法律,哪怕是大鼻子,也不會輕易撕毀,總要給屬下一個交代,不然隊伍不好帶啊。
“咳咳……既然如此,我倒是有個提議。”
“哦,說來聽聽。”
意想不到,這一千五百萬,要到手了,反而成了燙手山芋,蘇媚兒不敢要,蘇宇不想要。
也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了牽扯太大,回到大陸,他怕惹來麻煩。
其實放在空間裡吃灰還是沒啥事的,但那樣毫無意義,短時間內,他又不會來香江發展。
79年,香江人去大陸投資,需要嚴格審核,那時候已經允許香江人去大陸做生意了,但較少,因為許多香江企業並不看好大陸市場。
畢竟那時候的大陸人,一塊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而大陸的錢兌換港幣本來就不值錢,老百姓一塊錢還舍不得花,太貴沒有市場,太便宜,又不夠成本。
為了降低成本,隻能在大陸建廠,壓縮員工成本,這樣低價低銷,但賺的不多,關鍵是市場前景堪憂,老百姓舍不得花錢買東西。
加上大陸審核又很嚴格,而且來大陸投資的並不多,直到慢慢好起來,香江人才願意來大陸投資建廠。
但倒過來,大陸人來香江投資建廠,則是沒那麼麻煩,隻是資金一千五百萬,需要一個來源,說是灰社會賠款,顯然不合理。
如果是現在人,完全不在意,畢竟大陸是大陸,香江是香江,我在香江怎麼發的財,你大陸官方還管的著嗎?
可隻有蘇宇明白,香江遲早回歸,這段曆史也遲早會被揭開。
到時候可能這就是他的起家史,而模糊不清的起家史,會給人家一種做了違法的事的錯覺。
不然蘇宇在大陸固然算有錢人,可一千五百萬港幣,他就是把山裡的獵物全包圓了,也未必賺那麼多,這怎麼解釋?
起家史,遲早要麵對的,比如以後的電視台記者問了,你怎麼說?難道說灰社會賠款?你敢這麼說,人家就敢合理懷疑,你跟香江灰社會有糾纏你信不信?
這將成為他的黑曆史,無法解釋的那種。
“我想拿這一千五百萬港幣,在香江投資,不做其他,就服裝,收音機,錄音機,香皂,洗發水。”
其實這幾樣可以理解為三個廠,收音機錄音機,可以一個廠搞定,洗發水,香皂,同樣可以一個廠,另一個是服裝廠。
各自投資五百萬,在79年的香江,絕對不算小廠,已經算小廠偏中偏中等企業了。
隻需要找個人代為管理即可,而有蘇媚兒在,他根本不操心。
這是蘇宇深思熟慮過得,這些東西在香江已經不新鮮了,但這些東西在大陸可是搶手貨,他是重生者,當然知道,以後開放市場後,香江那些產品會在大陸成為主流了。
而且1979年9月國家就允許個體戶誕生了,這意味著什麼?
雖然第一波企業家這個時候冒頭,會很危險,因為各種問題接踵而來,國家法律對此還不算太健全,許多企業家飽受爭議。
比如收入大頭全歸老板了,員工拿的工資雖然比國企要多,但他們還是覺得不公平,覺得這是壓榨工人階級,這個時代工人階級,那可是有工會的,有工人受到壓迫,可想而知。
但老板投資建廠,又找渠道銷售,總不能跟員工平分收益吧?
這不合理,所以就跟舊時代,舊觀念,形成了對衝,到底是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還是遵守市場的自然規律?這就不得不讓上麵人頭疼了。
在上麵的人還未討論出一個結果前,許多大老板因此入獄,問題還不止這點,還有許多問題,如你壓低成本,人家說你這,說你那,總之問題多多。
這就是試錯成本,誰先發財,誰倒黴,雖然最後入獄的都放了,但這個階段需要等一兩年,一兩年,財產沒收,工廠凍結,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蘇宇絕不會做第一個開工廠的,試錯成本,找彆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