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養女躍農門!
最後大部分村民都入了股。
保守的有入十兩銀子以下的,敢搏的有把家底子投進去的,家貧的也有入幾百大錢的,當然還有部分人太過於謹小慎微觀望一番後最終沒舍得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胡大娘,本來胡大娘家和白家曾是神樹村的貧困雙壁,後來白家起飛了胡大娘家依然日子入不敷出。
自打胡大娘在白家繡坊劈線纏絲後,日子才稍微好過了些,兒子的醫藥費也有了著落。
為了這次入股,胡大娘破釜沉舟不僅把自己平日攢的零碎銅板全部掏出,頭上的銀簪子,手腕子上的舊鐲子,家裡的雞鴨鵝,全部當了賣了。
糧食留下母子半年的口糧其餘的換了銀子,就連過年穿的新衣裳也當了。
湊夠了十二兩銀子。
胡大娘咬牙堅信,白三壯這次下南洋能賺錢,她能跟著喝湯吃肉,所以她願意破釜沉舟。
村裡一些本來舍不得投入本錢的殷實人家,看到胡大娘興致勃勃的勁頭,倒是又多添了些本金。
因為胡大娘和白老太太關係好啊,說不得有旁人不知道的內幕,跟著胡大娘的風向走不會錯。
胡大娘不知不覺竟然成了村裡人投資的風向標。
最大的一筆是尤青芽和尤紅葉姐妹倆,倆人一起入了二百兩。
讓一眾村民嘖嘖稱歎。
這二百兩湊齊並不容易,三十兩是尤青芽這些年養豬賣豬攢下的,十兩是尤紅葉在白家繡坊賺到的,六十兩是尤老爹磨豆腐攢下的家底子被姐妹倆給翻了出來,餘下的一百兩是尤青芽向武小影借的。
大家的銀錢交給趙村長,勵誌成為大商人的大郎負責參與登記,武小影被趙村長拽來當見證起個監督的意思。
武小影又做主讓謝小憐和劉一手等人一並入了股。
最後銀錢交給白三壯時,全村上下一共入了五百兩。
已經不少了,大大緩解了白三壯采購絲綢的資金壓力。
做生意有賺有賠,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既然投了本金,大家還是期盼能賺到錢的。
也不求賺多少,白家吃肉大家喝湯也滿足了。
“小圓寶,你三哥這趟肯定能賺錢吧?”
“小圓寶,去南洋肯定不會賠本吧?”
小福圓每天上下私塾的路上,都會被投了本錢的村裡人圍著問來問去。她自然牢記白老太太的警告,不可以給村裡人說一定能賺錢之類的話。
於是每次村裡人問,她都眨巴著大眼睛裝傻。
最後白木板找到村長,在村長的施壓嗬斥下,小福圓才擺脫了村裡人的盤問。
“既然你妹妹說這趟能賺錢,咱也不能便宜了外人,你問問你娘家入不入?”白老太太對謝春桃說。
謝春桃又驚又喜。
早在入股的主意一提出來時,她就有這想法了,因為擔心被人說凡事都想著娘家因此沒好意思提這茬。
現在大當家白老太太既然開口了,她自然樂意看到娘家賺錢。
於是謝春桃托人給娘家兄嫂帶了口信,兄嫂得到她消息立即趕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