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磊眼中出現釋然的同時充滿敬佩與憐憫的神色,這是無土派繼承者的宿命。
尋常的黃易之術,測算的雖然僅僅是一人之命運,施者便會因為泄露天機而遭天罰。
天衍窺國,無土門的最高心法,則可以窺探國勢。但由於天衍窺國大陣可偷窺天命,一人一生最多隻能使用一次,使用後可偷窺此後二十年國運演化。
但使用大陣後,使用者會遭強烈天譴,陽壽最多留存五年,而且在有限最後歲月,全身如萬蟲啃咬的症狀會逐漸加深,堪稱生不如死。
唯一能緩解痛楚的方法就是喝下眼前這無涯山蛙血所釀的酒,以毒攻毒。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陽壽會進一步縮短至隻有兩到三年。
“你在大陣裡看到了什麼?”陸磊沉聲問道,語氣不禁有點緊張。
“看到很多,鄭老賊也是國運主角之一”袁乾罡咬牙切齒地道,眼光閃爍著淩厲的寒芒,好像之後那二十年的金戈鐵馬都被濃縮到那微小的光芒中。
袁乾罡繼續道“若任憑曆史自由發展,鄭賊會一直在吳遼間取平衡,甚至左右逢源,挾遼自重。而孫世民將於三年後去世。屆時太孫繼位,允兒下嫁太孫,吳睦聯姻。
次年,端允為孫允炆誕下麟兒,並很快被立為太子,吳睦關係得到進一步穩固。為此,太孫認為江山穩固,可以實施大計劃。
在淑妃之父薛之鄖,大儒張孝儒等朝中大臣,大儒的諫言下,太孫開始背離孫世民以能征善戰的藩王構建的吳睦第一道防線的國策,開始削藩。先後削去齊王、湘王、晉王等王的藩位。在削藩過程中,部分藩王激烈反抗,如湘王就是一家人選擇自焚。這讓所有藩王人人自危。
燕王為求自保,以"皇上身邊奸臣當道,背棄高祖規矩,需靖難清君側"的名義發起靖難之戰。鄭三桂馬上陳兵於燕睦邊境,但在初時僅僅起到牽製燕王部分精銳的作用,並不實質參戰。”
聽到這裡,陸磊眉頭緊鎖,睦王一直以之前猶豫失去爭霸天下的機會而耿耿於懷。若再給他一次機會,自己這次肯定不能按住睦王那顆躁動的心。而讓中央和燕王血拚,自己坐收漁利,無疑是睦王最希望看到的。
“靖難戰事發生五年後,由於國力無法與中央媲美、大量精銳被睦王牽製等原因,戰爭態勢向不利於燕王的方向轉變。
就在燕軍即將兵敗之際,燕王采納謀士姚孝廣的計策,向天下造謠說皇後自入宮後,一直暗中相會展光風,所生太子並非皇裔。因此若太子繼位,孫家宗廟將會不保,因此號召其他藩王共討之,保存孫皇血脈不受影響。
一時間,謠言四起,朝野振動,本來就因削藩懷恨在心的諸王開始響應。其中,同樣與燕王一直不安分的寧王以正皇家血脈、將睦洲再次置於朝廷之下為名,率領諸王兵馬突襲睦洲。從而解放燕王北防睦洲的主力,燕王由此由守轉攻。
雖然太孫也曾懷疑這個是燕王的離間計,而且堅信太子乃自己血親,但由於東遼和燕王等一直在民間造謠允兒和展光風的情事,早已在太孫心中種下了懷疑的疙瘩。
最後太孫在外有朝中大臣對其施壓,內有淑妃薛較姝的床第吹風的蠱惑下,將允兒打入冷宮。而太子地位,則因顧慮睦王的原因,地位勉強保住,但已經被層層監禁起來。”說到這裡,袁乾罡須發倒豎,胸脯劇烈地顫動,顯得非常生氣。
陸磊眉頭緊鎖,苦思自身若在當時的破局之道。
袁乾罡歎了一口氣,繼續道”如此,吳燕的戰事陷入相持階段。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坊間流傳出一首據說是允兒親手寫的《望夫石》,詩詞用盼夫歸的貞婦希望臨死前再次見到丈夫為暗喻,表達在冷宮中的允兒最後的心願就是能見展光風一麵。編造這首詩的動機隻有一個,就是引出當時已經近乎無敵的展光風和戴憐星。
由於該詩的確描寫了允兒和展光風在平陵湖的生活,很多還是隻有兩人才知道的片段,因此展光風對詩深信不疑。
本來在聽到允兒被打入冷宮,太子地位不保的民間傳言後就心急如焚展光風在聽到這首詩後,再也按捺不住,在戴憐星及鄭端諾二人的慫恿下,暗中瞞著其父展紹,硬闖皇庭。”
“展紹?”陸磊不禁問道。
“嗯,他還沒死。前段時間還擊殺了倪十四,借此要求孫世民放過展光風。”袁乾罡點頭道。
“那麼前幾天出手教訓李如羽的也是他了,可笑睦王這裡的人還在懷疑現在默默保護展光風的人是師弟呢。“說到這裡,陸磊眼中閃過一絲黯然,接著道”嗯,若是展紹,那麼所有事情都能解釋的通了。兒子失蹤十年,心灰意冷的他也不去找施風雷它們,而去找兒子。現在展紹知道兒子行蹤了,就過來暗中保護他”陸磊很快分析出來道。
”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袁乾罡歎氣道,也許想到自己與女兒的關係,心中黯然,但他隻是頓了一下,繼續道“就這樣,展光風、戴憐星和鄭端諾三個血氣方剛的莽夫不顧一切,一刀一劍一槍挑戰整個皇城守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一槍?”陸磊聽到這裡,眉頭一皺,旋即釋懷。
袁乾罡點點頭,繼續道“但都城在戰爭年代,豈能那麼容易硬闖?因此在付出戴憐星和鄭端諾戰死的代價後,展光風最後誤傷並挾持了皇帝。最後,展光風如願見到允兒。
見到展光風後,允兒又驚又喜,最終將自己所創、一直珍藏心底的《望夫石》吟誦後,死在展光風的臂彎中。
允兒死後,展光風已知道民間傳頌的那首詩不是允兒所寫,而知道重傷皇帝後肯定會影響戰事,進而牽連蒼生。因此,自知一時衝動闖下彌天大禍的展光風心灰意冷,無比後悔,當場要拔刀自儘。
在最後危機之際,其父展紹不顧一切從暗中殺出,拚死將展光風救走,並帶出皇城。為此,展紹也付出力竭身亡的代價。
皇後在皇宮被展光風救走,讓整個皇室蒙羞,皇帝感覺麵目無光,氣結之下,傷勢一直得不到痊愈。那時,坊間在有心人的造謠下,太子的血統廣受質疑,進而影響朝廷的前線部隊士氣,燕王進而兵圍京都。
孫允炆在朝中奸佞的蠱惑下,一時意氣用事,將太子廢除,並下罪己詔,斬殺了一部分當時叫嚷削藩最凶的幾個臣子,希望燕王退兵。這就寒了太孫統治的中堅力量的心,人心開始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