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克行“發芽了,長得很不錯,已經可以掐苗來吃了。”
時聞立即想到另一種菜苗“那我們的南瓜苗好了嗎我也想吃南瓜藤。”
燕克行“那估計就要等一兩個月了。吃豆芽嗎我給你發一點豆芽。”
時聞“吃好久沒吃豆芽了,用我們家裡的黃豆發,發出來的豆芽肯定會很不錯。”
燕克行“我星期六就發。”
日子就在他們平靜的生活中一天天過去。
轉眼又是小半個月,他們這邊下了兩場雨,每下一場,牧場就綠一點。
如果第一場雨過後,牧場上還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狀態,第二場過後,就真長出了嫩嫩的草芽。
尤其溝渠兩邊的草,已經長出了一寸多長的葉子。
他們家的大鵝很喜歡這些葉子,天天一被放出來,就往溝渠兩邊跑。
這天,時聞在看大鵝的時候,順手用鋤頭往溝渠裡麵挖了挖,然後很輕鬆地掏出了滿滿一鋤頭淤泥。
他們這溝渠有快兩年沒淘洗了,上遊帶來的大量淤泥淤積在溝渠底部,大鵝和布雷斯雞們在附近活動也沒少將泥沙弄到溝渠裡。
看來今年得再淘洗一下,要不然溝渠淤塞了,裡麵的水流就要變小了。
時聞家那麼多牲畜和禽類,它們在棚舍內還好,出去外麵了主要靠這一條穿過牧場的大溝渠飲水。
對於牧場來說,溝渠就是生命線。
現在裡麵的淤泥那麼多,時聞乾脆請人一起清淤。
他已經不是從前的他了,現在牧場上的事情也多了,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樣直接花兩個月自己一個人慢慢弄,還是請人比較快一些。
他家的工錢一向給得厚道,活又不算很重。
一在各大微信群裡放出消息說要請人,很多人都趕來報名,其中女性居多。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留在這裡放牧的人已經比較少了,進去深山牧場放牧的人尤其少。
很多男人會選擇去打工,一過完年就走,留女人在家照顧老少跟牲畜,出來做工的也多是女人。
以往時聞看著還不太明顯,今年一招工,情況就特彆清楚。
時聞跟傅蒙說道“看來我們本地的牧業要衰落了。”
傅蒙“本來就在衰落。我們這些家庭養的,哪比得上人家的大養殖場也就一些老人跟女人沒有彆的活計,才一直養著牲畜。”
時聞點點頭。
傅蒙道“彆想了。養牲畜又不是很掙錢,風險還大,如果能不養,最好就彆養,找點彆的活乾乾,旱澇保收多好。”
時聞“你也不想養了嗎”
傅蒙“我還行,我是村長,肯定要留在這裡的。小孩還在讀書,也騰不出手來乾彆的,過幾年再說吧。對了,星期三村裡要開春季會議,下午三點開,你記得過來啊。”
時聞在這裡開牧場,上麵其實還挺多會,各種牧業會,農業會等,每個季度都要開好幾次。
開會的時候就在村裡開,要求在本地從事農牧工作的,每家每戶都要有人出席。
他們開會主要傳遞一些政策,有時候也做一些宣講,認真開會的話能學到的東西還挺多。
之前上麵給了時聞各種頭銜,他都婉拒了。
他目前對這些東西沒興趣,不過開牧業會的話,還可以去聽聽,可以得到許多行業資訊。
時聞將時間記在了心裡,星期三那天準時出席。
開會的時候他看了一下,村裡出去打工的人果然也增加了,開會人數都變少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